工匠精神专注的名人简短事例,有工匠精神的名人具体事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9 08:38:55

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的走时表演。专题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在王津看来,现在的修复除了检测手段先进一些外,其它的工作和他师父那一辈一样。“修旧如旧”,一代代传下来的文物修复原则只有这四个字,这也是他们修复钟表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故宫钟表修复和外面的商业钟表修复不一样。商业性修复追求完美,零件可以换新,故宫不能换,要尽最小干预进行修复。”王津说,很多零件磨损严重,要让钟表恢复机能,只能想各种办法,所以困难极大。

工匠精神专注的名人简短事例,有工匠精神的名人具体事例(13)

《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王津有了许多年轻粉丝。图据红星新闻

一个钟表一个困难,王津就这样坚持了44年。他认为修文物和大家的工作一样,他只是尽最大力量让这些钟表“延年益寿”,让后人看到。只是文物魅力太大,他沾了些光,被大家喜欢。

“择一事,终一生”

2015年、2016年《大国工匠》和《我在故宫修文物》相继播出,王津“择一事,终一生”的工作态度,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他被观众称为“故宫男神”。

2014年12月,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发布,古代钟表修复技艺榜上有名;2018年5月,王津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工匠精神专注的名人简短事例,有工匠精神的名人具体事例(14)

王津闲暇之余会在展览馆欣赏展品。图据红星新闻

据王津介绍,自从外国传教士将钟表带入中国后,故宫的钟表修复就没有间断过,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四十多件贡品送给明朝的万历皇帝,其中就包括一大一小两面西洋钟表。

1648年,葡萄牙传教士安文思被征召为清宫御用作坊的钟表匠师,到1811年,总共有十五位传教士入宫承接皇帝下达的制钟、修钟的任务。这些传教士们钻研皇帝的喜好,把当时最新的、最有趣的钟表送到宫里。

工匠精神专注的名人简短事例,有工匠精神的名人具体事例(15)

故宫交泰殿大自鸣钟。据清宫档案,嘉庆二年交泰殿发生火灾,大自鸣钟被毁。现存这座是嘉庆三年按原物重制。有观点认为被毁前的大钟就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献给明万历皇帝的那一座。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清乾隆年间,宫里成立了“做钟处”,参与设计、制作、修理钟表的技术人员随之增加。钟表匠人也有了中国人的参与,还按照地理位置不同,分为南匠和北匠。

工匠精神专注的名人简短事例,有工匠精神的名人具体事例(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