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抗发炎的想法。延迟、阻止炎症的继续发生,这样一来会降低受伤部位的本体痛感。比如打篮球扭伤脚踝,很快脚踝就会肿起来。现场的医生会立即采取冰敷的方式来减缓炎症反应,防止脚踝部位更加肿胀。
但这种方法从原理上来说,是阻止发炎,延迟恢复过程。冰敷过程中血流量在发炎组织上大幅下降,对于伤痛的恢复并没有帮助。就像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拥堵,警察不采取疏导车辆的措施而是让所有车辆熄火停留。的确是中断了更严重的交通拥堵的产生,但是车祸现场依旧一片混乱。
在急性损伤产生的48小时里,冰敷的确是一个暂时缓解的办法。长时间的冰敷,比如低于5摄氏度超过10分钟的冰敷效果反而会降低。所以一般冰敷使用的冰水混合物之外会包裹一层毛巾来减少冰水和损伤部位的过低温度接触。
一次冰敷约15~20分钟,通常冰到患部有麻木感就可以停止,休息约1~2小时再一次。
发炎真的不好吗?其实这是受伤恢复必经的过程。当我们的身体组织受伤的时候,会把周围的血流量拉高,让废物排出与修复资源的速度加快。这样进行自我修复过程。肌肉或韧带里外都有丰厚的血液供应来应对运动损伤的产生。肌肉恢复的速度相比韧带,是快了非常多。因为韧带组织里的血液就像沙漠中的水,异常稀缺。营养元素的供给靠的是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而肌肉则像热带雨林一样有着充沛的资源。这就是如果韧带受伤、撕裂、断裂的自我修复极其漫长的原因。
对于肌肉来说,冰敷都鲜少起到修复效果,那么韧带的损伤就更加如此。
- C——compression,压迫
以弹性绷带包扎于受伤部位,像是足、膝踝等,减少内部出血。
包扎压迫的方法是从伤处几寸之下开始往上包扎,到伤处位置用螺旋状重叠包扎。以平均而加点压力的方式向上包扎。如果出现皮肤变色、麻痹、刺痛就说明包得太紧了。
- E——elevation,抬高
冰敷和压迫的同时抬高伤处,减少血液流至受伤部位。尽量在伤后24小时内都保持抬高伤部的状态。
不能做的——HARM
- H——heat,热疗
在急性时期不能使用热敷,以及发热、有刺激性的药膏等。会造成故不炎症水肿更加厉害,不利于愈合。当肿胀的情形已经减缓或停止,这时就可以开始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组织代谢速度,让患部的发炎物质尽快移除。若受伤部位是末端肢段,例如手腕、脚踝等,建议前臂与小腿部位也可以同步热敷或按摩,目的是放松肌肉与韧带,让关节不要太紧绷。一次热敷大约是20~30分钟,温度大约在45度左右,不要过热,避免烫伤。
- A——ahcohol,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