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概括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0 04:55:50

水调歌头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概括(1)

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初中《语文》第4册 人教2001年版

水调歌头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概括(2)

作者简介

水调歌头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概括(3)

苏轼画像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水调歌头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概括(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人生。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水调歌头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概括(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