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作于公元1076年,当时的苏轼壮志难酬,政治生涯坎坷,他的思想、言论和当时的权贵相悖,屡次遭贬,多年来辗转于京师、杭州、密州等地,再加上其与亲人久不能聚,心中的愁绪难以抹去,故在中秋之夜大醉之后作此篇,以抒己怀。
词的上阕中“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心中的苦闷无处言诉。但是该句直指苍穹、气势恢宏,表达出词人虽内心苦闷却不作任何小儿女情态,体现了其旷达、开阔的胸襟。“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达出酒后词人超脱世俗,渴望天上人间的生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苏轼以仙人自比,渴望自己能在酒后乘风归去,但是因天上的宫殿太高心生寒意。
词人表面上是写虚幻的事物,实则是对当今生活的不满,反映出词人对现实生活愤懑不平却又有所留恋的矛盾心理,词人仕途不顺,却又不愿做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处在这种矛盾心理的困扰中,自然而然承接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词人在月光中手执酒杯,思绪在人间和仙界徘徊,恍惚中竟不知身在何处,语言流畅自然,情真意切。
词的下阕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是描写月光的词句,将月光拟人化,写其在楼阁之间流转游移,始终跟着难眠的词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旷达的词人责备起空中的明月,本不该有恨,为何总是在人们离别时变圆。但是很快,豪迈洒脱的词人又释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月亮的圆缺和世间人事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词人理智的态度中夹杂着一丝忧愁。转而词人又恢复了洒脱的本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平安,虽不能聚,却能共同拥有一轮明月,词句简单明了,在表达自己内心愿望的同时,引起离人的共鸣,成为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词的上阕写词人酒后天上人间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下阕写其对亲人的思念,抒发自己洒脱、旷达的情怀,面对人生中的诸多不顺,不失睿智之风。
他的思想既有儒家的入世思想,又有佛家和道家的出世思想,前者使其为壮志难酬感到伤感,后者使其超脱现实,因此,苏轼的《水调歌头》豪迈中透露着伤感,愁闷中透露着豁达,这是其矛盾思想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