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的主题归纳,水调歌头归纳总结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0 05:13:34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纵横恣肆,诗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等。

背景资料

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夜,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当时,苏轼被贬为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也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远在齐州(今济南一带),此时兄弟二人已有七年不曾相见。丙辰中秋节的夜晚,苏轼开怀畅饮直至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首抒怀思亲的词。

课文分析

水调歌头的主题归纳,水调歌头归纳总结(1)

水调歌头的主题归纳,水调歌头归纳总结(2)

水调歌头的主题归纳,水调歌头归纳总结(3)

问题探究

“高处不胜寒”仅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联系写作背景,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含义。

答:探究①:不愿回都城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

探究②: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淡漠、世态炎凉。

探究③: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写作特色

想象奇特,境界旷远,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皓月当空、亲人相隔千里、自己遗世独立的画面,把自己的人生态度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了浓厚的哲理意味,并在词的结尾把对亲人的思念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表达出对天下人深深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词虽有感伤情调,但作者的豁达胸襟处处可见。全词既抒发现实感受,又充满浪漫情怀,意境优美。

主题归纳

这首词借月抒怀,其中既有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也有对人们的美好祝愿,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作者豁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