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76年的除夕,本应是喜气洋洋欢度春节的潭州(长沙)城内,此刻是火海冲天,宛如人间炼狱。
阿里海牙率领的元朝军队已经登上了潭州城墙,三千残兵三个月以来的坚守功亏一篑。
岳麓书院300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丢下书本、冲出校园,他们痛哭着和敌人殊死搏斗,多慷慨死义者。
潭州知州李芾此刻在自己的家中,他叫来自己心腹部下沈忠,希望他能*掉自己的全家,让自己的家人免受被俘之苦。
"我以家许国矣"这是李芾数月前上任潭州之时,对天地的承诺。
1275年7月,衡州人(今衡阳)李芾前往潭州上任,去完成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旅程。
在出发之前他的好友极力劝阻他不要去潭州。因为此时的湖北各地已有不少的降官、降将,而战略要地襄樊也早已经落入敌人的掌控之中。数万元军虎贲在北方虎视眈眈,他们正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打算一路平推到潭州。
李芾上任前哭着对自己老友说:"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
李芾一直没变,他仍然是当年那个治理祁阳县"大治"的知县,仍然是在永州率领1300人破贼巢的父母官;仍然是湘潭县、德清县、温州的青天大老爷;仍然是那个国家有难召集3000民兵勤王的忠臣。
一腔热血,忠心报国,1276年的李芾仍旧如此。
但此时的潭州城,真的还能守吗?
当李芾到任的时候,偌大一个潭州只有区区四百五十名守卫士兵,且大多是老弱病残,城中壮士几乎都去驰援临安。
四周没有援兵,无数人进行着望风而降的打算,事实证明之后的两湘之地除了潭州,元军就没有遇上过像样的抵抗。
这还能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