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太祖赵匡胤的身上,最热门的标签恐怕就是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和烛影斧声了。从大上期起我将用三篇文章分别聊聊这3个话题,此为第三篇(前两篇的传送门见文末)。
最近总有人跟我杠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的平均寿命到底有多少?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掰扯清楚。毕竟古代的人口普查也不统计这项数据,只能靠零星的、个别的记载和考古发现推测。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个平均数的大致范围在30~40岁之间,是不是低得有些不可思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抵御战争、贫困、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孱弱。像汉末、(西)晋末、隋末、宋末、明末时的大规模战争,在短短几年、十几年间就让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人口消失在官方人口统计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即便偶尔出现连续一两代、甚至几代人都没赶上战乱的“太平盛世”,人均寿命能提高的上限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得多。毕竟即便像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这样所谓最好的时代,路有冻死骨在民间也是非常常见的景象,否则我国何至于几年才能宣布在历史上首次消灭贫困?
每一次改朝换代,很可能就意味着上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口消失无踪
可以想象,在民众普遍贫困、卫生条件落后且完全不知医疗保障为何物的那几千年中,要是人均寿命还能跟今天相差不大的话,这种情况恐怕只能出现在神话故事里。
最终我杠精附体,花了大把时间终于在史书中找到个靠谱的数据——二十四史中能确切找到生卒日期的帝王大概有313位,而他们的平均寿命还不足41岁。
当然我又被怼了,而且理由也很充分——谁都知道这帮家伙*那个行当非常高危,非正常死亡的概率非常高,所以数据的普遍适用性不足采信。我一想也对,于是将所有非正常死亡、包括嫌疑对象统统排除,剩下的91位在史书中言之凿凿死亡得非常安详、后人也提不出啥疑议的幸运儿,那么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答案是47.744444444444444444444444岁。
要知道这91位老兄可是享受着当时全天下水平最高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障,尚且平均还没熬过知天命的年纪,他们的亿万子民的状况又能好到哪儿去?
史书中证据确凿自然死亡的皇帝,未统计十六国、辽金西夏等朝
这篇文章不是继续说赵匡胤吗,怎么又跑题了?好吧,我承认确实有点跑,但也没跑太远,毕竟老赵也属于那三百多非正常死亡或疑似非正常死亡的帝王之列。
况且赵匡胤不但死得疑点重重,而且他的死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把大宋朝的帝统直接一杆子拐到他的亲弟弟、宋太宗赵炅那一系去了。
(赵炅本名赵匡义,北宋立国后为避讳皇帝大哥改名赵光义,登基为帝后改名赵炅。为行文方便,本文中统称赵炅。)
由此而来的“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等真假难辨的传闻,也因为他的离奇死亡而流传了上千年。
01
关于赵匡胤之死,在正经严肃的史书上记载得那是相当的严肃正经,根本不容任何人传出任何八卦花边:
“癸丑夕(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凌晨,即976年11月14日),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宋史·卷三·本纪第三》)
但赵大挂了却把皇位传给赵二这件事怎么解释?要知道赵匡胤又不是没有儿子,最年长的赵德昭当时已经26岁了,年富力强而且从未听说过有任何劣迹或隐疾。即便赵德昭不靠谱,那位后来被传为“八贤王”的赵德芳也年满18岁了,凭啥不能子继父位?
在亲生儿子已成年且活蹦乱跳的情况下传位给弟弟,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道理的
赵大的离奇死亡和赵二的离奇上位,让人们不由得本着“谁获利最大谁就是凶手”的逻辑,将赵炅列为导致赵匡胤死亡的最大嫌疑人,并演绎出了个“烛影斧声”的故事。
但在最初,“烛影斧声”说的可不是有人隔着窗户看到一片烛影里,当弟弟的一斧子剁了亲哥哥,而是一个拍赵炅马屁的趣闻轶事:
“帝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 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续湘山野录·太宗即位条》)
《湘山野录》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宋初以来的朝章国典、宫闱秘事、风俗人情等,但仍以朝廷达官显贵的轶闻为主。其真实性大多可以由其他的文献资料印证,但也不乏道听途说、难辨真假的东西,但总体上还是相对可信的。
这个文莹,出身江南,交游广阔,不但与钱俶家关系不错,与丁谓、欧阳修、苏舜钦等当时的风云人物都有交情。同时文莹还是个藏书家,据他自述“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国初至熙宁间,得文集二百余家,仅数千卷”(《玉壶清话·自序》)。因此他是有条件也有渠道获取到一些朝中秘闻的,并非一拍光头就信嘴胡咧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