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墩儿节”引来很多京津冀外地游客。从北京自驾,两个半小时就可以来到这里。
节日源头是“感恩”
任丘“糖墩儿节”源于一个美丽的故事。
相传明末清初,有位老奶奶带着两个孙子乞讨,来到现在的后李花村附近。后来一年农历正月十四老奶奶离世,正月十五,两个孙子安葬了奶奶出去闯荡,多年后功成名就,返回为奶奶建庙祭奠,并给仍聚集此地的乞丐施舍钱粮。
从此每到正月十五,人们包饺子纪念老奶奶,后来又逐渐演变成糖墩儿,直到今天。如今,“糖墩儿节”已被列入沧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每年正月十三起,本地和外地的糖葫芦制作高手就提前赶来占地儿。听参加糖墩节已有23个年头的当地人说,每到这时候,全家半个月前就得忙着备料,选果、清洗、去核、削签子、串串儿……今年,他还早早就动员了哥嫂、侄子、侄女一家六七口过来帮忙。
涨姿势
1
“糖葫芦”的来历
最早的糖葫芦,一串只两个山楂(红果),上面的小,下面的大,外面蘸糖,中间一根竹签穿起。因形状酷似葫芦,故名糖葫芦。后来,为了利于售卖,才变成一根竹签子穿起一串几个不等的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