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商隐写得最好的爱情诗,几乎全是写失意的爱情,而这种失意的爱情中又常常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诗句间流露出的浅尝辄止却又愁思入骨的情感,读之使人神伤!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想象一下: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诗人一边在感慨快到五十岁了,一边看到这一弦一柱都唤起了他对逝水流年的喜悦追忆,进而暗示自己虽才华出众而年华流逝。
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着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是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现如今,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代赠二首》楼上黄昏*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女子渴望见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还休。你看,月儿的缺而不圆,是不是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展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却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以及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思念不止,表现彼此之间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菱生水中,大风吹来,波起浪涌,激得菱叶翻飞,菱枝欲折。 菱枝本柔弱,而风波 "不信",是否意味着有些纤如菱枝的东西,是经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势而为,终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谁会滋润桂叶,让其吐出馨香?不经意间就流露出女子无可依靠、无所寄托的幽怨,暗示女子的不幸遭遇。
而就算相思全无益处,仍不妨碍为相思而惆怅的情怀执著、狂放。明知相思无益而惆怅不已,实已是情至深处,铭心刻骨,欲罢不能了。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贾氏窥帘韩掾少"是借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晋韩寿貌美,大臣贾充辟他为掾(僚属)。一次充女在帘后窥见韩寿,私相慕悦,遂私通。女以皇帝赐充之西域异香赠寿。被充所发觉,遂以女妻寿。
"宓妃留枕魏王才"借用的是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据《文选·洛神赋》中的李善注说:魏东阿王曹植曾求娶甄氏为妃,曹操却将她许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洛水,梦见甄后对他说:"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今与君王。"
这两个爱情故事,尽管结局有幸有不幸,但在女主人公的意念中,无论是贾氏窥帘,爱韩寿之少俊,还是甄后情深,慕曹植之才华,都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之强烈,奔放。
而后突然转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却是表明了向往美好爱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争荣竞发,因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一切情谊,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