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这是老杜诗中的名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可是你想过少陵的由头么?
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有驰名中外的杜甫草堂,是老杜的故宅旧址。他的传些名篇《茅屋为秋风新破歌>即居草堂之作。内有“少陵草堂”石碑一块。杜甫号称少陵与这草堂有关:草堂遗址原有杜伯国旧地,后成为墓地,即杜陵。杜甫居住于此后,为表示对前人的尊教,自认为是少辈,因此取号“少陵”。
杜甫在此居住时,将附近开辟出一片花圃,专事种药,如诗中提到的“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就是他真实生活情景的表述。他的诗作中还描绘了许多有关药用动植物,如丁香、栀子花、荷花等,体现了诗人对所种植物的深切情感。后缀“野老”也与此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