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何要去沙苑,杜甫新苑和杜甫有什么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2 02:56:42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余里。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

杜甫为何要去沙苑,杜甫新苑和杜甫有什么关系(1)

一首杜甫的《沙苑行》,使沙苑沙树浓荫、丰草青青、水碧鱼肥、骏马奔腾的美景名扬天下。“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更是形象地表明唐之“王马”均由此“春秋二时归至尊”。其中的此,便是唐代苑总监所在地---兴盛堡,即现在的官池镇王马村。

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安禄山知总事于苑总监,驻跸兴盛堡。时安禄山叛心已定,只是时机未到,为讨好迷惑唐玄宗李隆基,以“贺九”为由,盛邀唐明皇及皇亲国戚到沙苑游猎。

杜甫为何要去沙苑,杜甫新苑和杜甫有什么关系(2)

此时的沙苑,秋高气爽,天蓝沙明,沙洼里被满了青草、沙池中铺满了荷萍,沙丘上满是硕果累累的枣、梨、柿、枸。沙地上遍长绿茵茵的花生、胖乎乎的南瓜、冬瓜和茄子。兴盛堡前的太白池,“金沙绕周、亭游彩舫、洞然深黑、碧波荡漾”、“岸芷汀兰、郁郁葱葱,”“鹤鸣鹭飞跃鳞银、骕骦阜驰牛羊云。翘檐艨乐管弦舞,亭楼飞角接龙纹”。其岸西南“景色尤异”,“沙梁金蟒腾、深林棘草疯,鸟兽噙雉兔、白水潋滟青。”引得王公贵戚牵狗架鹰、骑马乘车、扎营结账、弯弓射箭,在此狩猎之事蔚然成风。

九月九日重阳节,玄宗皇帝果然带着大批的侍从和皇室子弟来到沙苑,游猎在太白池南白水河畔的老龙湾一带。捕猎到不少的狼獐鹿兔。兴尽晚归,路过太白池西岸的埝台,玄宗发现一只白鹤在池边戏水追蜓,搭弓就射。高力士急止,说埝台是太宗皇帝过去耀武升龙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有神韵,射*不得,*之国将有难。但箭已射出,玄宗也无可奈何。只得望着那带箭仙鹤哀鸣着向西南方向飞去。据说这只仙鹤是益州(成都)明月观一个叫徐佐卿的道士所幻化,专门来测试玄宗孝心的。果然第二年就发生了扭转唐王朝命运的安史之乱。唐玄宗逃难到成都,见到了自己的御用之箭,深感命运的无奈(这段名曰“左卿化鹤”的故事记载在明代箫良编著的《龙纹鞭影》中)。

杜甫为何要去沙苑,杜甫新苑和杜甫有什么关系(3)

当时,杜甫也因于天宝九载冬天,为玄宗皇帝在第二年(751年)正月举行的祭祀 太清宫 、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预献三篇《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在集贤院,等候分配,这次沙苑游猎也随从而来。

一到沙苑,杜甫就被专为皇家饲养王马的兴盛堡、特别是堡南太白池边的如画景色所折服:在这块四周围绕着百余里长的城墙、一年四季都丰草青青、专门有皇上虎一样勇武之臣守卫的地方,马匹聚集得像云一样,身高七尺的英俊母马就有两千多匹。它们在座座沙堆之间奔跑冲驰,时隐时现,在连绵起伏的沙阜上肆意追逐、相互超越。有的与麋鹿一起嬉戏角斗、有的在遍布鱼鳖龟鳄的白水河中翻腾戏水。就连出生在西域渥洼水边的汗血宝马,也被饲养在这里,更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杜甫为何要去沙苑,杜甫新苑和杜甫有什么关系(4)

但当他知道这些“豪健西域无”“驌驦一骨独当御,春秋二时归至尊”、足力超群、能征惯战、超然卓异的御用骏马,却“每岁攻驹冠边鄙”、被安禄山都送往范阳自己的军队时,联想到安禄山平常在朝廷到处收买人心的行为、这次沙苑游猎中表现的两面三刀、及群臣流传其将谋反的猜度,不由得为大唐的命运所担忧。

恰此时玄宗命所有随从赋诗赞贺此次游猎。杜老这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老学究、固有的那种“憨敢正直、为国愤激、为民疾呼”特点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要借描述皇帝的沙苑之行,揭露安禄山谋图不轨的阴谋诡计。

杜甫为何要去沙苑,杜甫新苑和杜甫有什么关系(5)

他先极写沙苑万顷沙海之灏淼、沙城百里城郭之逶迤、沙被之丰草青青、沙洼之鱼泉棋布、沙梁之如涛神韵、沙间之万骏腾云的壮景,再极力渲染“王马”之“大存”、“盈忆”、“西域无”、“独当御”、“逸群绝足信殊杰”等杰出才能和在苑飞扬神态。最后借鱼形马,以距兴盛堡不远的九龙村曾“泉出巨鱼”的故事,既写“王马”神采之飞扬、精气之非凡、态势之鱼龙变化,又以“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已有神”的点睛之句,含蓄而直白地揭示了安禄山“是时尾大已见,巨鱼虽未成龙,而砂尾金鳞、似有神采,患猪龙之僭拟真龙也”。将安禄山祸国叛乱的狼子野心揭露的淋漓尽致。可惜的是,开创大唐“开元盛世”的“明皇”李隆基,此时已被贵妃色迷得神魂颠倒、被安禄山的“赤胆忠心”左右得言听计从,哪里还能体味出杜老“尾大不掉、国乱民哀”的良苦用心呢?倒是警觉的安总监却体味出了危险,硬是于第二年撺掇宰相杨国忠、李林甫,给杜甫安排了一个看管甲杖的小官,使其远离了皇帝。

杜甫为何要去沙苑,杜甫新苑和杜甫有什么关系(6)

不久(第二年11月),安禄山果然如杜甫所料,“异物同精气,僭龙已有行”发动了“安史之乱”。而此时的杜甫已“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甚至到了“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地步,愤而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然而,《沙苑行》却很快流传开来。沙苑也因之名扬千古,驰名中外,甚至远在欧洲的沙漠之珠-佗可汗国都要“摹而拓御苑”、六百多年后的明皇帝朱元璋也因之欣然同意二子朱樉将驻跸之地“兴盛堡”改为“王马城”了。

(作者:洛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