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同学L在外企工作。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业务淡季。他们公司有一条开明的默认规则: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允许员工上班“摸鱼”看书。年后,L看完了《傲慢与偏见》、《飘》等国外名著,问我有没有书推荐。我想了想,推荐了《红楼梦》。
这当然带有中文系人的一点私心。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说,那么好的《红楼梦》,我不允许你还没看过。
L不好意思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知道该看《红楼梦》,但听说,这书很难看得下去,一直不敢尝试。
这话很熟悉。在网上,《红楼梦》常年位列“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第一名,是人人皆知的“热知识”。很多网友现身说法,证明阅读过程是多么无聊而痛苦。前段时间,古代文学研究者李明军说,年轻人读不下去《红楼梦》,与世情小说的特点有关,它“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写很容易流于琐碎平淡”。不过,李明军仍坚定地认为“年轻人一定要看红楼梦”,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读不透这部小说;读懂了这部小说,也就理解了中国文化。”
读不下去但又必读的《红楼梦》,像一个隐喻,它背后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中国名著?
有趣的是,这又和很多人读畅销小说的体验形成了映照:容易读,很快就翻完了,故事也精彩,就是读完感觉“轻飘飘”的,啥都记不住。
经典名著,大概专治这种阅读“失落症”。它的实现路径是:痛苦阅读 艰难获得 巨大满足。
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从来不是简单的、容易的、享受的,它必然伴随艰苦的脑力劳动,甚至不乏与以往知识结构、人生经验“打架”进而重塑自我的冲突过程,然后才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这是名著永流传的奥义——只有那些凝结了人类经验、见识和智慧的思想结晶,才能超越时空,启迪和指引人类;也是基石性的人生哲学之一——要想真正领略梅花的“扑鼻香”,就必然要经历一番“寒彻骨”。读书,没有捷径和机巧。
当然,你也单从情怀和功利的角度,去理解读名著。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名著,就是最有实力保障的“好书”;比如,很多人都有过从阅读名人传记中汲取力量和智慧,鼓舞自己走过人生低谷的经历。再细碎点,从名著中学到一个句式、一个观点、一种写作风格,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惊艳众人”。无论初衷如何,小到个人成长,大到社会文明进步,读名著总不会让人失望。
读名著,当然国内外都应该包括,因为人类的知识、体验和思想感情是不分国界的。之所以单独提读中国名著,我想原因在于,一是比起国外名著,我们对母语书写的中国经典,更有接受上的优势;二是它离我们的历史、文化、社会更接近,也就更有先读的必要性和价值;从中文名著入手,再接触国外经典,对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理解或许更深刻。
近些年,国货、国剧、国潮在互联网上、在年轻人之中,时不时火出圈。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同样反映在对中国名著的热捧上。无论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还是在为人父母者的朋友圈里,总能见到大人、小孩读中国名著的场景。我一位在知名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亲戚,在给孩子列出的书单里,四大古典名著排在前列。
网络时代带来了信息轰炸,加剧了阅读碎片化、快餐化,但它也以宽广的视域,让文化知识的传播变得无比迅捷;并用大浪淘晒的筛选法则,让快餐加速滑落,让经典弥久闪耀。
值得关注的是,怎样用观念革新和技术进步来降低阅读门槛。比如,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名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这对于儿童和非文科类专业的人士,会造成一定的阅读障碍。尤其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启蒙阶段是要坚持读原文,还是可以接受一定的少儿化改编内容;在学校阶段,怎样用好现在的教学和考核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长期存在但一直缺乏较好解决办法的存在。
如果说电影让一个人的人生延长了三倍,那么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人生丰富、厚重、精彩三倍。不妨从读中国经典名著这一大宝藏开始,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