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蒙
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王敦、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玲等学者合著的《经典名著这样读》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书名便可知,此书面对的并非专业读者,而是不熟悉经典的初学者。更具体来说,如果有小学生看到此书,会发现那些看似严肃深沉的经典名著,竟如此真切可爱,进入经典阅读也不再困难。
《经典名著这样读》 王敦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种创作尝试类似之前在出版界颇为流行的“大家小书”风格,一些资深专家领衔撰写本学科内的通俗著作,是为了传播新知,启迪读者。比如十几年前北大出版社“十五讲”系列,让非专业读者获得“师傅领进门”的体验。相比之下,《经典名著这样读》面对的读者更加低龄,意义也更加明显。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帮助年轻人汲取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结晶,提高人文涵养。从个体和社会上看,都可谓功莫大焉。
小朋友不爱读经典、看不懂经典,一直是个现实难题,不仅困扰着教师和家长,也让经典通俗化的创作者颇为头疼。正如著名人文学者温儒敏所说,“学生不喜欢读经典并不奇怪,这是常见的很自然的现象。因为他们和经典有历史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隔膜,当然也有年龄因素,生活经验与理解力限制了对经典的了解”。在经典通俗化的文本里,最难把握的就是“度”,稍不留神,就会滑入两个极端——要么写成学者的高头讲章,各种时髦的理论大词、缠绕的论证句段纷纷亮相;要么取悦读者,用所谓的“幽默”和“通俗”降低了经典的格调,给人留下“经典不过如此”的糟糕印象。《经典名著这样读》很巧妙地避免了这两种极端。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关键方法就是“契合现实 专业视角 清新表达”。先谈谈《经典名著这样读》与现实的契合点。从选题上看,书里只讲了六部经典作品:《简·爱》《骆驼祥子》《猎人笔记》《小王子》《傲慢与偏见》《呼兰河传》,可谓篇篇经典、文质兼美、老少皆宜。这几部作品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向契合,甚至在方法论上,直接与考试题型扣合——对比阅读法(如何评价主人公)、关键词法(如何把握主旨)、叙事分析法(如何理清文章脉络)。
这些内容并不在大学中文系的教育涉及范围内,但却对中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与应试能力有直接帮助。换言之,经典通俗化与孩子接受的基础教育、应试晋级息息相关。对此无须讳言,王敦老师在豆瓣网上也表示:“它是更普及型的,为‘孺子’服务。总之是旨在深入和浅出,并行不悖,为高考‘上岸’之前以及之后的文学阅读服务”。但是,它的确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路径,让经典通俗化在现实中生根发芽。
仅靠与中小学语文教育路径的绑定来实现经典通俗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视角。此书所谓的“专业”,并不是诉诸于艰涩的理论、冗长的分析,而是触及到经典的内核,又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比如,谈及《简·爱》时,王敦老师将它视为英国十九世纪小镇女青年“逆生长”手册,与其说专注爱情叙事,不如说是关注故事背后的人格尊严问题。如何向未成年人讲述爱情,一直是基础教育里的难题,但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还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好在此书的目标群体大概还没有早恋的烦恼,《简·爱》被还原成一个小镇女孩的成长故事,这看似是一个“降维叙事”,但实际上与西方19世纪成长小说的文学脉络相契合。熟悉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人都知道,“成长小说”在西方一度蔚为大观,但很少有人在低龄阅读中提到这点。再如《小王子》被称为经典童话,成人在其中能看到纯真乃至哀伤,孩子则容易被其中奇妙的想象力与动人的友情吸引。《经典名著这样读》通过关键词的方式进入文本,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又能沉醉于精妙的文本结构中。
此外,清新的表达方式也必不可少。此处说“清新”而非“通俗”,是因为坊间不少打着“通俗”旗号的作品,实际上只是油腻、低俗的东西,包括一些被资本追逐的畅销书,也不乏哗众取宠的腔调。面对三观未成的孩子,断然不能有这些油腔滑调,文字优雅清新是必须的。《经典名著这样读》从“画风”到文本都十分注意这一点,即便成年读者捧起书本,也能感到些许的惬意与单纯的快乐。经典通俗化仍然需要专业者的参与,与之相关的基础教育、人文观念普及教育,都需要参与者的严谨与真诚,毕竟这是“百年之计”。
无恒心者难有成效。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这份事业中,通过触摸经典获得人文修养,这个过程虽然漫长,却值得期待。(西蒙)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