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后来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组建骑兵战队来和匈奴硬碰硬,这其实是一个战争成本承受能力的问题和领导者的性格与魄力问题。正常情况下,农耕民族对于游牧民族是以防御为主的。
为了科学合理地降低民族和政权的防御成本,智慧的农耕民族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慢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你不是就快吗?我让你快不起来不就行了?或者我可以通过设置障碍实现更快的反应速度不就行了?
这就长城最原始的诞生逻辑!农耕民族就开始在农耕游牧分界线上的必经之地上依托地形修建一些高墙,用来阻挡游牧民族的冲击;同时还设立了警戒烽火台、驿站等“雷达”系统,用来提高自己的应对速度。
02、长城具体的功能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最开始的长城其实并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基本上都是明长城,是以青砖砌墙为主,但其实最开始的长城就是一面面土墙,是以粘土夯实而成的。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青砖这玩意也是奢侈品。修筑长城时,能在关键部位用上一点青砖,那已经是相当奢侈了,要是全部用青砖去修建万里长城,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北魏以前,所谓的长城,其实都是以土墙为主!
那么,这一面面土墙有什么作用呢?一个成年男人不是三下五除二就爬过来了吗?参加过野外军事训练的朋友可能就会明白,这些土墙的根本目的不是让你彻底过不来,而是设置障碍让你慢下来,或者人过来马过不来。
只要你游牧民族失去了马匹的速度优势,你进来多少人都会秒成渣!
又有人说,不就是一堆土墙吗?游牧民族可以先毁掉它,再大摇大摆地进来呀!
大家不要小看这种土墙,它是用黏土、米汤等混合并经过反复夯实而成的,其实已经是相当牢固了。你游牧民族要破坏这种土墙,没有大型的坚硬的工具是不行的,这些东西本来就不适合携带,你们游牧民族敢随时骑马携带它们吗?它们会把你的整体速度全部拖下来的。
这就是长城的第一个功能——阻拦,让你更难进得来。
如果说,游牧民族被逼得没办法了,非要想方设法先破坏这些土墙再进来,那好,长城的第二个功能又出来了,那就是缓冲(预警)。
首先,你要破坏长城,你的动作总是小不了的吧?其次,你破开的面积总是有限的吧?这就很容易暴露你的行踪,也决定你拉不开自己的战术空间。农耕政权有充足的时间来做准备,可以伏击,也可以坚壁清野。
长城这两个军事功能就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海关一样,逼着游牧民族只能想办法去偷渡,所以边境线上那些没有修建长城的地方就成了游牧民族铁蹄下的重灾区。
这种情况又倒逼着中原政权修建更多的长城,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