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揩齿法”,就是在漱口后,用手指蘸着盐末来回揩牙,这里盐的作用就类似牙膏中的摩擦剂,算是最开始的“牙粉”。
除了盐,还有其他的牙粉,什么藿香、细辛、檀香、丁香皮等等。
所以我在一开始提到的“作料”真不是修辞手法,就这搭配,不炒一盘肉丝对得起它吗?
你们品,细细地品。
除了单纯的牙粉,后来还慢慢演变出了“复方牙粉”,就是把几种不同的作料搭配在一起来揩牙。
苏轼就配制过牙粉,用松脂和茯苓做原料,晒干捣末,饭后沾一点来揩牙。
不光苏轼,乐于钻研“复方牙粉”的大有人在。
北宋末年,《香谱》一书中就收录了十几个牙粉配方,有的配方甚至用到十多种材料。
估计这些牙粉在古代也存在竞品关系,没准儿就是古人版的“佳某士”“高某洁”。
我找了其中一个配料比较简单的,是用龙脑香、乳香各半斤,青盐二两,一起捣成粉末,用熟蜜调成糊。
效果好不好不知道,看着倒是挺香的。
03 摩擦摩擦在光滑的牙齿上摩擦说完牙膏的前身,接下来说说牙刷,毕竟它俩是好基友……啊呸,是好朋友,不能厚此薄彼。
最原始的牙刷就是手指,长度尺寸正合适,摩擦起来也不会太疼。
人的手指真是神奇,又能以手作梳,又能以手作刷。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用手指梳完头之后又去刷牙,中间到底洗不洗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