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的第二章中,作者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艾希礼是属于思考型而非实践型的······他们总是构筑和现实毫无联系的绚丽梦境。当他们不得不从现实中回来的时候,总有些不大心甘情愿。在战争之后,同样面临着家园被毁,钱财皆空的艾希礼彻底地被击垮了。“现在的我毫无用处,只想要逃避现实。”
在全书中的一条爱情主线是斯佳丽和艾希礼的感情纠葛,其实从另一个方面,作者也有意将两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面对灾难仍勇敢无畏的人,和一个不断退缩和无力的人。可以说,艾希礼的软弱退缩逃避从侧面更加凸显了思佳丽的顽强不屈,对故乡真正的热爱,以及对家人的强烈责任感。
三、历史价值——揭示了美国南北战争及社会经济变革下的真实风貌,再现了这一特殊时代的广阔生活场景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史料,百年来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可是如果真要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风尚习俗,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感情,却非得借助于文学作品不可。在小说的一开头描绘的佐治亚州广阔而阳光明媚的种植园,庄园主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令人垂涎欲滴的十二橡树烤肉野宴,以及小姐们那镶着花边的用巨大裙环撑开的丝绸舞裙······如此种种,让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故事充满了无穷的好奇。
在义卖舞会上,激昂的舞曲, 让人们感受到了南方人民奔腾的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飘》就性质而言,是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及战后南方重建时期的一部历史传奇。美国自建国以来,迄今为止不过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南北战争消灭了南方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时至今日,在美国社会上的种族歧视并未彻底消除。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看美国这一历史阶段中南部社会广阔的生活场景,会有助于对美国社会过去与现在的理解。而关于战后南方人民积极投身于家园的重建,也揭示了社会变革下新时代的崛起。
四、艺术价值——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鞭辟入里,发人深思,塑造了有血有肉、经久不衰的人物造型《飘》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写作技巧上来看,这部小说有着非常高的艺术成就。书中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可谓是鞭辟入里,发人深思。书中的众多人物,个个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语言神态跃然于纸上,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激发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我非常喜欢的思佳丽的奶妈黑人妈妈,思佳丽是她一手带大,因而思佳丽的那些小心思决然逃不过她的法眼。虽然她总是严肃而略带不满,实则内心火热,全心全意地爱着思佳丽和塔拉庄园,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关于黑人妈妈,也有很多幽默诙谐的场景,思佳丽要参加舞会,她督促思佳丽吃早餐并帮助思佳丽勒紧裙带的场景让人人忍俊不禁。
在塔拉庄园要被征收高额赋税,思佳丽走投无路之际,决定铤而走险,去亚特兰大牢房里探望白瑞德船长,黑人妈妈像一个老母鸡般跟随着思佳丽,生怕她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作者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却将人物特质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一个普通的小人物都熠熠生辉起来。由此可以看出,《飘》的轰动世界,历久而不衰,就决不是偶然的了。
小说中描写战前南方的部分不足百页,大部分笔墨是在谴责战争的残酷,反映战后重建的艰辛,赞美南方的崛起,揭示社会经济变革及种族隔离,强调不同的人面对挫折与创伤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生活态度。
在广大读者热烈关注思佳丽与白瑞德情感冲突结局的时候,作者米切尔更希望读者能看到小说背后的深意。可以说,米切尔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支持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浇筑进了作品。
《飘》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的著作,这部小说承载了我青春的回忆,时过境迁再次重温,又是不一样的体会。也许在我暮霭沉沉,戴着老花镜再读此书时,还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吧。期待我们的再次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