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儒家众多观念中,“五伦”是最为基础的,它是整个道德系统的起点、社会人际关系的主线,在中国古代受到了重视。五伦关系在经历漫长发展的过程中,概括了典型的社会关系并划定了人际交往的准则,建立起人伦之网,从而形成了血亲相联,家国一体的网络结构。建立了礼治秩序,稳固了社会纲常,沿用千年,但也存在着弊病,到现代甚至遭到了曲解毁坏。
一、五伦关系的发展人类自产生之时,人际关系就随即产生了。上古氏族聚居,共同劳作,后世的人伦关系就自这样的关系中慢慢发展起来。久而久之,每种关系之间必然会形成规范和准则,并为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认同和遵守,从而作为约定俗成的原则固定下来。
“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与兄弟,克施有政。[ 出自《尚书·周书·君陈》:“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可以从中看到对兄弟关系的规范。到了商周时期,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已开始定型,并且已初步形成了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春秋时期,这些关系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春秋时期,有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春秋晚期,礼崩乐坏,孔子重新强调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出自《论语·颜渊》。]”的伦常规矩。试图以此来恢复重建起旧的礼乐制度。意思是说:君要像一个君,臣要像一个臣;父要像一个父;子要像一个子,都要符合礼制等级。
而“五伦”的完整表述,是战国中期的时候才由孟子首先提了出来。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剧烈动荡,矛盾尖锐冲突。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己经不再遵循儒家理想的那种仁义道德规范。
到了荀子时代,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这一趋势,荀子把五伦纳入“礼”的范畴。认为圣王为了纠正人性恶的弊端,而作“礼”。以此教化万民,有了道德约束之后区别于禽兽。
其中,孟子只讲到了五种人伦关系的关系,并没有区分它们的主次。荀子强调了君臣的位次。
再有就是发展到后来的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说法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以及再后来的程朱理学等。五伦在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适应了传统中国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二、中国古代重视五伦关系的原因(一)概括了典型社会关系并划定了人际交往的准则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优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五伦的内容就是指父子、君臣、夫妻、长幼、朋友五种社会关系。概括了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关系。而亲、义、别、叙、信则是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天地间有了人,人与人世代相识,相互守望。人只知道吃饱穿暖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教养,那么教养从何处来呢?就始自人伦。五伦就作为一个大家都共同遵循的严格的等级秩序对基本的社会关系进行约规。
(二)建立起人伦之网,从而形成血亲相联,家国一体的网络结构
以自我为中心建立人伦网络,这个过程类似于蜘蛛织网,由自己往外推的过程中遵循着各种线路。
《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有了夫妇关系,才有所谓父子、君臣诸多关系的相继产生,故而把夫妇关系视为人伦之始、为政之本与王化之基。所以儒家非常重视夫妇之伦,对结婚对象的选择很谨慎,既看重对方的人品,又看重对方的门第。人伦网络的主线是亲属,与之相配的是孝和悌的道德因素。“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出自《论语·学而》]”父子关系,其实只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中一种纵向的典型的特殊关系,讲求“父慈子孝”。兄弟关系,则是家族中一种以血缘为纽带的横向的典型的特殊关系,讲求“兄友弟恭”;另一条副线是朋友,与之相配的是忠和信的道德因素。在古代的统治阶级存在着政治上的上下级之间的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的典型性,突出表现在君臣关系上。对君与臣,分别提出了要求:“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出自《论语·八佾》]”。对居上位者特别提出了严格要求:“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出自《论语·八佾》]”居上位者失德是不能被容忍的。而朋友则是一种既突破了血缘关系,也不受政治限制,但是又有别于众人的一种具有典型性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完全建立于道义的基础之上的,而维系朋友关系的准则在于“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出自《论语·学而》]”
按照父子的模式建立君臣关系;按照兄弟的模式去搭建朋友关系。这样一来,把血缘家族运用到社会伦理中,顺势组合起起人伦网络,家国一体,天下一家。
(三)寄托着儒家的人生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
中国古代重视五伦关系很大程度上和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有关,因为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以后占据了主流声音。早在《大学》当中就阐明了儒家的重要人生理想与社会政治理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由内而外的架构,强调了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统一结合了起来。“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社会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
要实现内圣外王,就要把五伦关系作为一个依托,一个工具,运用家国一体的理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出自《礼记·大学》]”
三、五伦关系的利与弊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五伦关系有着它的利与弊,益处其实很大部分和重视五伦关系的原因是重叠的,所以不再过多赘述,后文着重谈弊病。
(一)五伦关系的益处
a)有力维持了人伦的基础和稳固了社会的纲常。
五伦背后蕴含的道德规范,不会因为处在五伦关系中的人的生死、离合或是愚钝与否而发生更改。虽然这是一种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却有力维持了人伦的基础和稳固了社会的纲常。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反映了五伦关系有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积极意义。极大地便利并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使得千百年来虽然朝代更迭,始终不动摇夫妇、君臣、父子、长幼、朋友的基础。这一套伦理制度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b)建立了礼治秩序
《说文》里面讲:“礼,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不代表文明、仁慈或是文质彬彬。礼也可以*人,可以很野蛮残酷,比如古代让活人殉葬。但是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的秩序都是由“礼”来维持。并不依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之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人们主动地去服从这一套等级制度。而严格等级制度就来源于五伦关系。
(二)五伦关系的弊病
费孝通先生曾经提出过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观点。认为这种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以自己作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克己复礼”就作为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所以五伦关系的弊病也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a)人情社会的双重标准:爱有等差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建成的网络。就好比一张蜘蛛网那样,在这张网的每一个交汇连接处都附着有一种道德要素,所有传统道德价值标准都逃不脱人伦关系而存在。
处在不同的人伦的位置上的人他们的权利与义务也不一样。例如,父要慈,子要孝。他们的程度和内容不同,先后与质量也不同。此外,中国社会不强调团体的观念,而是一个强调圈子分层的熟人社会。核心就是关系,放到小的范围里,指的是一个家庭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大一点就可以是五服之内,家族、宗亲成员之间的关系;再大一点,可以是地缘上的关系,诸如地邻亲戚还有老乡之类的。五伦关系设计出来的人际关系只局限于和自己有直接关联的人的范围。与墨家的“爱无等差”恰恰相悖,儒家认为人伦之爱是有差别和秩序的,例如孟子就说:“夫物之不齐,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先要竭尽自己对关系里的人的爱,以这样的爱侍奉君主,忠于君主,然后才去推及一般的人,而对于与自己的无关的人是否要爱,儒家就完全没有规定了。
我们看到了浓厚的血缘色彩,这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村社结构、宗法制度密不可分。地缘是血缘的投影,“生于斯,长于斯”的安土重迁的思想把人和地的联系加强了,各分子间都互相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它可以让生活有温情,也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公平,甚至还会滋生一些腐败问题。比如在求职中,在同等条件下的两个竞聘者,其中一个往往因为通过熟人或者亲戚关系用“走后门”的方式成功被录用,从而近水楼台先得月;或者是托人办事时,通过“塞红包”即便是没有关系,也能强行建立起关系,使得事情得以顺利解决。
b)绝对的权威:遏制个性,淡漠感情。
儒家不谈鬼,讲求“祭神如神在”,对于切身生活之外的东西都表现出一种漠然。对于生活的态度始终保持着以克制自己来迁就外界,通过改变自身以适应外在秩序的更迭。
在一个家庭单位里,为了保证家族血脉绵续下去,并发扬光大,就要讲求效率,这个过程自然离不开非常严明的纪律。在缺乏变动的文化里,比如在一个家族中,长辈对幼辈就具有强制的权力,幼辈对长辈要讲究服从、不违背。在执行家法的过程中,个性作为足以引起破坏纪律的要素,被视作忤逆,就会被家法遏制住。看似双向平等的行为准则,实质上是绝对的服从性、权威性。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有言:“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感情的激动也是具有破坏和创造作用的,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表示,所以也不允许有过于直白的情感流露,形成了男女有别的隔阂。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夫妻,往往在结婚前是素未谋面的,经过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成婚礼的仪式,就组成一个家庭。结婚前连对方是聋是哑,长相是美是丑都不知道。即便是成为夫妻以后,见得最多的夫妻关系的形容词便是:相敬如宾。表现为克制稳重而不能表现得过分亲昵热情,否则便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是不端庄不自持的。一个“敬”字淡漠了所有浓烈的感情。
四、结语五伦观念经过先秦儒家的汇集和整理之后,在后续几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家庭、宗族、家国等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气质。对于一个人的心性修养也大有裨益,如何去发扬它的好的部分值得思考。
到了近现代,明显能感觉到中国文化受到了冲击,其核心价值也遭到了根本的质疑、否定甚至是曲解颠覆,一些所谓的女德班、国学班大行其道,招摇过市,搞得乌烟瘴气。五伦观念几乎是被当做一种腐朽陈旧的历史残留物,处于被彻底抛弃的边缘。虽然国家层面现在大力在宣扬要重视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之类的,但是这一套东西确实是与当今社会陷入了格格不入的尴尬对峙之中。例如,简单的就“朋友有信”而言,中国人处在关系社会中,自古相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但是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使得乡土社会那种固定关系瓦解了,所有的关系都可能是短暂的。所以有的“和尚”就真的是不要“庙”的。我们的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