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由来,满小满的来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6 18:01:53

小满属于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笫八个节气,属于夏季来临的第二个节气。斗柄指已,太阳黄经60度时日为小满,月令在已,五行属火。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 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 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 麦子开始成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 小满者, 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 但还没有成熟, 约相当乳熟后期, 所以叫小满。从气候特征来看, 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 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 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小满由来,满小满的来历(1)

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多雨。因此防热防湿显得极为重要, 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霉。此外, 小满前后, 冷暖交汇频繁,强对流天气也时有发生, 要特别警惕暴雨、狂风、雷电等天气。一般来说, 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 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 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 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小满由来,满小满的来历(2)

古时候,文人墨客士大夫也是非常关注农耕时令二十四节气的,关于小满我们来读读古时候诗人们为"小满"而留传的诗词之作。

1.《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南风原头吹百草》宋朝·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五绝·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2.《咏廿四气诗·小满四月中》唐朝·元稹: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杏麦修镰釤,錋呱竖棘篱。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為?

3.《十九弟生日·西堂旧作春池梦》宋朝·项安世:西堂旧作春池梦,南国今逢小满天。重四巧排黄阁印,百分宜泛紫金船。夜闻素月初生涯,晓看丹枝已属贤。万种春红都敛避,一庭槐日翠阴圆。

4.《四月》明朝·文彭:我爱江南小满天,鲥鱼初上带冰鲜。一声戴胜蚕眠后,插遍新秧绿满田。

5.《小满》元朝·元淮: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6.《晨征》宋朝·巩丰: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7.《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一春多雨慧当悭》宋朝·赵蕃: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8.《缫车》宋朝·邵定: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捲丝雪满籰,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9.《遣兴》宋朝·王之道:步履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小满由来,满小满的来历(3)

读诗知情怀,物候风俗在。小满这个节气又为我们留下了哪些习俗呢?

一是抢水习俗: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此前,农户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行于海宁一带,有演习之意。多由年长执事者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二是祭祀蚕神诞辰:

嫘祖始蚕,华夏族群开始有了自己的服帽衣妆。小满节相传为蚕神诞辰,所以在这一天,我国以养蚕称著的江浙一带也很热闹。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全身是宝,及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这个节日便充满着浓郁的丝绸民俗风情。据记载,清道光七年(1827年),江南盛泽丝业公所兴建了先蚕祠,祠内专门筑了戏楼,楼侧设厢楼(相当于剧院之包厢),台下石板广场可容万人观剧。小满前后三天由丝业公所出资,筵请各班登台唱大戏,不过演戏也有个行业忌讳,即是不能上演带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节的戏文,因为“私”和‘‘死”都是“丝”的谐音,所以三天所演的戏目都是丝业公所董事门反复斟酌点定的祥瑞戏,讨个吉利,同时也相当于一种感恩祭祀集会。

小满由来,满小满的来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