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厚的肩膀是力量的象征,它可以为你的外在形象加分,也可以提升你的整体运动水平,推起更重的杠铃,但相对来说,肩膀肌群是最难练出效果的,它们不仅体积小,细分度也很高,分为三角肌前束、中束、后束以及肩袖肌群等,其中,由于视觉直观感受的问题,很多人都忽略了对后束的训练,而这恰恰也是肩膀练不大的主要原因。
训练三角肌后束的必要性1.即便是经常健身的人,也会出现从侧面看身材略显单薄的情况,其原因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胸背肌群比较薄弱,另一种则是肩膀肌群过于瘦小。在练肩方面,如上文所说,很多人只注重前束和中束的训练,而忽略了后束的训练,短期内,肩膀的厚度与宽度可能有所改善,但从长远来看,弱小的后束也会限制肩膀肌群整体的发展。
2.如果长时间进行差异化训练,就会形成前后肌力不平衡,从侧面看,就会出现前侧大、后侧小的情况,并且,圆肩驼背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此外,不良体态除了会影响外在形象外,还会影响其他肌群的训练,尤其是在上肢训练中,肩膀内收可能让你难以找到目标肌群的发力感,还容易把压力集中到肩关节上,引起疼痛。
3.在常见的推举与卧推等动作中,三角肌前束和中束都是发力肌群;而在背部训练中,由于斜方肌、背阔肌等肌肉的力量大、体积大,所以它们承担了大部分的压力,三角肌后束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从这一点来看,即便是经常做一些复合性比较强的动作,对三角肌后束的刺激也很有限,所以,我们有必要做一些针对后束的孤立训练。
说到这,多数人都想到了常见的反向飞鸟以及面拉,但问题在于,这两个动作虽然经典,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训练经验不足的小白。接下来,就介绍一种更容易被掌握的三角肌后束训练动作——变式高位下拉。
与反向飞鸟相比反向飞鸟是最常见的三角肌后束训练动作,但大部分人都是在模仿它,并没有完全掌握它,从而出现找不到后束发力感、腰背酸痛等情况,实际上,这与反向飞鸟的动作模式有很大关系。
1.反向飞鸟以俯身为基础,这需要腰背发力来保持背部挺直,对于下背部力量比较薄弱的人来说,很容易出现腰背先支撑不住的情况,即便是采用坐姿,也需要保持脊柱的中立。
2.当手臂伸直外展时,球窝状肩关节内可供活动的空间有限,会限制肱骨在身后的运动范围,如果尽力使手臂向后,就容易出现肩胛骨后缩代替肱骨移动的情况,从而让上背部肌群参与进来。
3.采用直臂的方式会增长力臂,这虽然会给肩膀更大的压力,但也会让手臂肌群过多参与,尤其是在手臂外展时,肱三头肌的参与度更高。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训练三角肌后束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孤立训练,但反向飞鸟更偏向于复合训练,需要其他无关肌群参与,也就是说,它的动作难度更高更复杂,新手更不容易掌握。
与面拉相比面拉一直被称为上肢的最佳训练动作,其可以有效改善上背部前后肌力不平衡的问题,也可以改善圆肩驼背的体态,因此备受推崇,但大部分人做的面拉都是不标准的,这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还会对肩膀造成一定的损害,原因如下:
1.面拉一般利用绳索以及V形握把来完成,其自由度比较高,且两侧很容易出现不同步的情况。
2.面拉的运动轨迹较为复杂,牵扯到手臂外展、后旋等一系列动作,若是控制力不佳,就容易出现代偿动作。
3.面拉对肩膀的灵活度要求较高,并且需要上背部肌群的参与,孤立性不强,对三角肌后束的刺激程度有限,其动作性质更偏向于功能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