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以后,唐哀帝被迫禅位,朱温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自此以后,中国社会便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只是在后人眼中,这是风评最差的乱世,这又是为什么呢?
五代风评为何不高谈起古代乱世,人们首推汉末三国,其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于五代十国,虽也有人谈及,但大家的态度始终都不怎么积极。
比如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曾写过一本《残唐五代演义》,但几乎无人知晓。由此可见,五代十国给世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各路军阀身上,除了勇武之外,几乎没有其他闪光点。
那么,这怪朱温滥*皇室吗?
倒也不能全怪。实际上,自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来,皇室中便存在着太多的血腥与*戮。对此,一向宽仁的李世民也注意到了,他不止一次强调“君臣之义”,甚至不惜委屈在夺门之变中立下大功的尉迟恭、秦叔宝等秦王府旧将。随着这些老臣在贞观年间的愈发低调,朝堂似乎又回归到了一派和谐。
但好景不长,唐朝中期以来又发生了几次政变。自武则天到唐玄宗,再到唐宪宗与唐武宗,皇室总是伴随着*戮,同室操戈、骨肉相残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上行下效,君可以不君,臣便可以不臣。
到了唐末乱世,这种风气也愈演愈烈。似乎在这个时代,传统的道德伦理体系已经崩溃,军阀们骨子里的凶性,也全部被激发。他们没有道义可言,更不讲人情与关系,做事只看利益。比如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塘,不仅向契丹政权摇尾乞怜,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故而被后人痛斥为“儿皇帝”。
在王朝兴替之际,传统的禅让制也失去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残酷而又冷血的*戮。但只是这一项,便为后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禅让制度的崩塌禅让制,是古人对王权更迭的一种理想化演绎。尧舜禅让已不可考,在他们之后率先实行禅让制的,是王莽;但王莽做事残暴,害死不少朝臣与王族,故而后人并不承认他的禅让是合法的。
及至汉末三国,哪怕曹操*了再多的人,在面对称帝这件事,他也是小心再小心。最后实现他心愿的,是魏文帝曹丕。因为实行了所谓的“禅让制”,刘姓皇室这一脉被保留了下来。而且他们虽然丧失了王权,但也有自己的封地,日子十分富足。
正因如此,曹魏收天下万民之心,得到了后人的肯定。在三国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曹魏为正统。于是在曹魏禅让制取得成功后,西晋司马氏也照搬了这一套禅让流程,并同样善待了前朝王室。
尽管大家都知道,曹氏与司马氏都是有野心的,但后世儒家学者还是承认了这种做法。因为在封建社会,君王统治天下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儒家倡导的纲常伦理体系,这正是他们要大力弘扬孝道的原因。
一个人在家孝顺,出来做官也必然会忠君爱国;反之,一个连自己家人都不爱的人,君王和同僚也不会对他生出信任感。
虽说朱温也是逼迫唐哀宗禅让才当上皇帝的,但他对李唐皇室的*戮,却间接引导了一股歪风邪气。而这,便是五代十国期间大多数军阀没有道德心与社会责任感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