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所有质疑归结为一点是什么?是《清平乐》在观众的先入为主之下,似乎始终未能真正建立观众准确的期待。
剧集改编自小说《孤城闭》,原著中的感情主线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小公主徽柔和她的内侍梁怀吉之间不被世人所容的禁忌之恋,《清平乐》买了小说版权,把宋仁宗改成主角,公主和怀吉的故事是基本保留了的,几场重头戏也在,但变成了历史正剧。
和以往的历史剧相比,《清平乐》明显更侧重于讲述帝王个人的家庭生活,而非金戈铁马的帝王一生或者波谲云诡的朝堂之争。
可说是讲帝王家事,它又并非宫斗剧。
因为《清平乐》的本质,就是一部正儿八经的古装群像历史人文剧。
于是带着看宫斗剧期待入场的观众会认为权谋大戏只有三言两语的台词带过,期待吃糖的原著党会说,情节平缓而乏味,普通观众觉得在看“宋仁宗的vlog”。
这就对了,因为主创本就无意于此。
但没让所有观众读懂《清平乐》,这是正午阳光的遗憾一。
遗憾二是,相比张开宙自己的《知否》,《清平乐》的确——不够好看。
电影频道的《今日影评》节目找来汪海林在线点评,指出了节奏慢、信息量、戏剧性不足的问题,我觉得都有道理。但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慢,而是有些戏慢得不好看。
比如宋仁宗和皇后之间的爱情被网友形容为“拿着月老的红线在拔河”,两人每次在一起,都好像一对严守道德底线的好同事,不少剧迷的每日一问就是“宋仁宗曹皇后发糖了吗”,追到四十几集,才盼到帝后CP圆房,而宋仁宗的宠妃“除了美貌一无是处的”张贵妃每次都气得观众想弃剧,这种设定我认为大可不必。
至于朝堂的部分,《清平乐》朝堂戏份多为大臣议政, 没有极致的人设,缺乏强烈的戏剧冲突,观众觉得没意思。
这自然和剧集所选的时代本身有关。宋仁宗以仁德著称,执政期间天下太平,未经历过太多波折和起伏。一生最有戏剧性的故事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至于庆历新政改革、发行纸币交子、宋夏战争等,似乎也拍得比较平淡。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依然不是剧作的重点。
清朝的小说无名氏写的《东坡诗话》这样形容仁宗盛治:“宋朝全盛之时,仁宗天子御极之世。这一代君王,恭己无为,宽仁明圣,四海雍熙,八荒平静,士农乐业,文武忠良。真个是: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张开宙想将其还原出来,他想为观众呈现一个日常的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