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琴师叫公明仪,他弹琴技艺高超,听者无不赞善。只要他琴声一响,就必会引起围观。在鲜花和掌声中公明仪对自己的琴艺也是愈发的自信。
有一天,他携琴外游,来到一凉亭处便驻足,摆下琴,焚香开弹,弹了一会他就停了下来,如此良琴美曲无人共赏,实乃暴殄天物啊。他站了起来,四处张望,见不远处有一头老黄牛在埋头吃草。他寻思道:听曲者不一定要人,只要是用心听我的琴声,那万物皆可成为我的听众。
于是他就来到了老黄牛的旁边,摆开琴,轻舒十指,缓缓弹起一首《清角》。弹了一会,他抬起头来,想看看老黄牛的反应,毕竟他这是第一次弹给牛听,他想看看牛是不是和他的听众一样,陶醉在琴声中,而忘了吃草。谁知老黄牛依旧埋着头,不紧不慢地吃着草,就跟没听见似的。公明仪以为是自己弹的琴不够打动老牛,于是便换了一首,更加用心地弹奏起来,但老牛还是不为所动。他还就不信了,换了一首又一首,弹到手指都快抽筋了。可老牛似乎对着鲜草更有兴趣。
纵使气急败坏,公明仪也无可奈何,他自嘲道:对着牛弹琴,真是白费力气。备受打击的他随手拨弄了一下琴弦,发出了蚊虻“嗡嗡”的声音,那老黄牛一下子就摇晃起尾巴,似乎在驱赶着蚊虻。公明仪见状,再次拨弄起琴弦,这次发出的是落单牛犊的鸣叫声,老黄牛立马竖起耳朵,掂着小步仔细地听着。
公明仪顿时醒悟过来,哈哈大笑道:“我真蠢,对于牛来说,同伴的声音才能引起它的共鸣,这才是它所能听懂的乐曲。而人类的乐曲对于它来说,也不过是像我听到的哞哞叫而已。”
对牛弹琴比喻对着不讲理的人讲道理,也用来讥讽讲话不看对象的人。
原文: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出自《牟子理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