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中药名。主治: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可用治各种乙脑,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中国各地市售的大青叶品种甚多,植物来源各异,又:爵床科植物马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及大青。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以上植物的叶,都做为大青叶使用,也均能作为制青黛的原料,除木蓝外,其根均作为板蓝根使用。
中文学名
大青叶
别称
蓝叶、蓝菜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植物的叶。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肝,心,胃,脾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主治
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
相关配伍
1、与水牛角、玄参、栀子等同用,可用于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者。
2、与生地、大黄、升麻等同用,可用于心胃火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
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生理特性
菘蓝,二年生草本,植株高50~2500px。其叶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500px,宽2~150px;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先端钝,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叶柄长4~250px,淡棕黄色。质脆。
产地
主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1]
2、《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唐本草》:大青,用叶兼茎,不独用茎也。
3、《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2][3][4][5]
参考资料
[1]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国言实出版社,2012年版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3] 高学敏.《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5月
[4] 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2月
[5] 杨卫平.《临床常用中药手册》.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002年9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