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哪里,王之涣仅存六首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8 12:20:26

从前读到的大多数文章中,都把“白日”解读为夕阳。将诗文第一句理解为:夕阳缓慢地落下了山坡。

但是明代诗人方弘静却在《千一录》中指出,《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二句,表面上似乎只是在描写鹳雀楼前壮阔的风景,“而作者则有逝者如斯之感,始称佳句,盖意中语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就是说,王之涣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真实的意图是向读者传达内心“逝者如斯夫”的心灵感受。

换句话说,王之涣看到“白日依山、黄河入海”景象时,产生了人生短促时光易逝的感慨。当代有学者就此进行考据,发现“白日”在古代诗歌意象中,有“日光短暂,倏忽消逝”的意思。

比如宋玉的“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曹植的“惊风飘白日”,杜甫的“仰视皇天白日速”等等。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哪里,王之涣仅存六首诗(5)

所以这两句诗的正确解读是:刚刚才看到日出,转眼间,太阳便又落下了山坡。对于个人而言,一天的光景是短暂的。然而对于天地而言,时间就像是黄河之水日夜向东,奔流不息。

唯有把这两句当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解读,才能更好地和诗文后两句作衔接。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实是在劝勉读者要在生活中“力争上游”。

假如把诗的头两句简单理解为风景描写的话,那么王之涣就是想告诉大家:你看,祖国的山河多么壮美啊!所以我们应当为了建设国家,努力进取,“更上一层楼”!

但是如果把诗的头两句,解释成类似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感叹,那么这首诗一方面又赞美了山河的壮丽,一方面又向读者暗示了时光的易逝,这样就显得更加有深度了。

这首诗最后一个问题,出在“黄河入海流”这句诗中。根据如今鹳雀楼景区的地图来看,此楼前面有一个叫“吉祥如意湖”的大湖。诗人在楼上想要看到黄河,应该是很困难的。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哪里,王之涣仅存六首诗(6)

离黄河最近的入海口,也在700公里以外。不过诗人写诗是可以发挥想象力的,既然“白日”都不是实写太阳,那么诗人在诗里自然可以想象“黄河入海”了。

结语

古代的经典诗歌,因为创作的年代久远,或多或少都在流传的过程中,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导致出现了讹误。

不过这首《登鹳雀楼》却只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即末句“更上一层楼”被写为“更上一重楼”。虽然“层”字变为了“重字”,但是整体的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

这首诗在唐宋时期,几乎毫无争议地,一直被学者推崇。到了明代才有个别人开始指出,诗末二句“对仗不工”。可是不久之后,这种声音就被淹没了。

清代出版业发达,带动了《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在民间的销量。《登鹳雀楼》从此成为蒙童必背的千古名篇。

王之涣登鹳雀楼在哪里,王之涣仅存六首诗(7)

因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带有的浅显的励志成分,所以流传愈加广泛。从此民间不再关心作者是谁更加不知道原诗中的“白日”,并不是在写夕阳。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