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175米方案重庆才勉强挤进三峡库区
事实上,150米低坝方案对重庆的影响很小,重庆江面的水位没有提升,也没有产生移民,所以筹建中的三峡省没有将重庆规划在内,三峡省本身就是以150米低坝方案为依据的。
重庆当时只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但出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对长江三峡所在的川东地区有着较大影响力,中央不得不考虑重庆方面的意见,更何况这个意见颇为合理。
▲长江水运对于山城重庆的意义十分巨大
重庆方面希望能采用高坝方案,使三峡库区扩大到重庆,实现通航万吨轮的目标。可高坝方案将产生更多的移民,总数将超百万,技术难度也进一步提高,超出了当时我国所能承受的范围。
此外,湖北省对设立三峡省也有不小意见,净损失宜昌等几县市,收益甚少,只有四川省受益最多,甩掉的川东原本就是贫困地区,却享受到了改善航运的大部分好处。
▲对于湖北来说,设立三峡省几乎是净损失
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中央认为需要对三峡工程进行更全面、更稳妥的考虑,暂时不能上马,移民工作自然也被延后。这样一来,为解决三峡移民问题而存在的三峡省,一下子失去了意义。
1986年5月,中央印发《关于将三峡省筹建组改建为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的通知》,意味着还在筹建中的三峡省被撤销了。1985年2月至1986年5月,三峡省从筹建到撤销,总共经历了一年零三个月。
五、重庆市上位
三峡省筹建工作的终止,并没有影响到对三峡工程的讨论,只能表明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慎重,不给外界造成三峡工程已经内定上马的印象,三峡工程本身才是决定因素。
有关三峡工程的大讨论一直延续到1992年,这一年的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正式启动。最终确定的蓄水高度是175米,水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最终确定的175米方案兼顾了各方面的需求
虽然仍低于原先的200米高坝方案,但重庆江面水位得到提升,再通过多项技术的综合利用,万吨轮已经能直达重庆,实现了最初的航运目标,满足了重庆方面的需求。
1992年10月,第一户三峡移民告别家乡起程,标志着三峡工程的百万大移民开始了。1993年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对移民工作进行了规范,并且把开发性移民放在了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