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一起
围着桌子吃饭的画面非常美好
“相互夹菜”也是彼此关怀的体现
筷来箸往,情味浓浓
随着“公筷”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小伙伴家里的餐桌上出现了“公筷”。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公筷是“麻烦”、“穷讲究”、“见外”、“嫌弃人”......尤其是最亲近的家人,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那么“公筷”到底有没有必要用呢?尤其是和亲近的家人之间有没有必要用?今天咱们一起来研究下:
用“公筷”,到底有多不卫生呢?
如果不使用公勺“公筷”,哪些疾病最容易找上门?
公筷公勺如何正确使用?
公筷
用不用公筷,到底差在哪里?
实验小组就近选择了一家餐馆,一共点了6道菜,分别是: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香辣牛蛙。
他们把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另外,还特意点了一道菜,作为空白对照。
吃前,疾控工作人员带上无菌手套,用酒精灯对镊子进行消毒,采集了饭菜样本,这一采集就是40分钟。
接着,就是“烧脑”的吃饭环节!夹取同一道菜必须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交替进行,每次吃还要心里“计算”着,为了保证筷子碰到菜的次数是一致的。
饭后,疾控工作人员又进行了一次取样。餐前餐后一共取了19份食物样本。
然后,就是等待48小时的菌落培养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
对比“公筷”和“非公筷”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而且,有的甚至差出10多倍,比如干锅茶树菇这道菜。
用公筷会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不使用公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家可能会把自身口鼻腔携带的细菌通过筷子传递到菜品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不同菜品本身携带细菌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冷菜),这些因素都增加了细菌滋长的机会。而病菌的传播,也就意味着疾病的传播。
筷子是疾病的“摆渡人”
日常生活中,如果家人、朋友携带传染病病原体,他们在吃饭时又不使用公勺公筷,那么,桌上的食物就有可能被个人的私筷污染,会增加其他健康的人被传染的可能性。”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阮冰主任医师表示,疾病传染需要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以下几种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可能在一顿饭中,因混用杯勺碗筷等餐具而传播:
1、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
这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痢疾杆菌特别容易躲在食物、饮料、果蔬中。
一旦“中招”,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想大便却拉不出)和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毒血症症状,表现为浑身无力、不思饮食,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
2、甲肝、戊肝
甲肝和戊肝由两种不同的病毒引起,但都通过粪口传播,如果在不经意间,和这两种肝炎患者共用杯子、勺子、碗筷,或者这两种肝炎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没有充分消毒,就有可能通过餐具传播。
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多为鼻、咽分泌物或粪便,也可以通过餐具、玩具、毛巾和被污染的手等间接接触感染,临床表现除了发热,手掌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溃疡为其特征。
6岁以下的孩子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整,更易因共用碗筷等受到病毒交叉感染。预防手足口病要特别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专碗专筷专用,防止相互传染。
公筷公勺使用指南
1、外出就餐时
- 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自己带勺子、筷子;
- 尽量要求在每个菜盘、汤盆、锅等容器配备公筷公勺;
- 使用公勺公筷后应放回原处,避免将公勺公筷插入自己的菜或饭中;
- 取菜宜适量,不将多余的菜返回菜盘;
- 夹取盛器中靠近自己的菜,不随意“翻菜”;
- 餐后打包剩余食物时,注意使用公勺公筷。
2、在家吃饭时
- 每个家庭成员有固定的餐具,最好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标志予以区分;
- 家庭餐桌上,多准备一份公筷公勺,相互夹菜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
- 杜绝大人直接用嘴帮孩子试奶瓶、食物,嘴对嘴喂宝宝、帮助宝宝咀嚼食物和与孩子公用餐具等做法。
可能在一些比较传统小伙伴的观念里,亲朋好友一起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会给人一种“见外”或者“生分”感,甚至有一种“被嫌弃”的感觉,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们只要主动向身边人科普公筷公勺的重要性,一起正确使用公筷公勺。就可以在不伤“面子”的同时,带动身边更多人正确使用公筷,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健康。
来源:科普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