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不爱看戏。
记得十岁左右跟着家人去看昆剧《牡丹亭》,旦角华丽的装扮还能博小孩子的眼球,可旦角的水袖故作姿态要抖老半天,一句唱词咿咿呀呀要唱好几分钟不知所云,兰花手指在头饰上比划来比划去顾影自怜,这些都让我的耐心受到了极大的煎熬,进剧场没多久,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自此一听说要去看戏,我就拒绝。电视里的戏曲频道总是跳过,央视春晚里的戏曲节目播放时,宁愿眼睛盯着手机屏幕打游戏,电视里的才子佳人扮相再清丽,唱腔再委婉,也无法吸引我的目光。
世事总是会起变化的,包括人的爱好。不知从何时起,我对昆曲艺术转变了态度。
一次在浦东图书馆借书时,三楼传来曼妙的唱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那个“许”字拖了长长的尾音,音色上扬又拐了几个弯以平音收声,似收非收,直钻我的心窝里,真正体会到“余音绕梁”的滋味。
我当时在二楼,引项朝三楼平台望去,只见一个衣袂飘逸的掠影,赶紧登上三楼找寻,已不见佳人的踪影,我呆呆地站在原地出神。一阵捶胸顿足之后,我暗自好笑,笑自己的痴傻。
还有一次在公园里遛达,走到生态湿地时,听到悠扬的笛乐声,顺着乐声找寻,原来是一老伯的随身小音响里传出的。
那老伯气定神闲,跟着乐声哼哼唧唧,我很想打听那乐声是哪一段昆曲,好去网易云搜索,碍于脸皮薄,围着湿地转了好几圈,还是未能开口,等走到第五圈时,老伯倒是拎着音响走了。
到现在我还在后悔,那么美妙的乐声来源于哪里?但我敢肯定,那一定是昆曲。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从小对昆曲的厌烦跨越到现在的略显痴迷,难道是年岁见长的缘故,还是媒体宣传传统文化的力度深入我心?(昆曲自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好像也不是。我寻思着内心世界,何时被这满园春色诱惑,探入到牡丹亭里来……
应该是林妹妹引我入园的,我确认。
人说:“男不看西游, 女不看红楼”。而我偏爱看《红楼梦》,还看了好几遍。
少年读《红楼梦》,不懂的地方直接跳过,只捡感兴趣的读,倒是与毛姆的读书方法暗合,胡乱中就读完了名著。只记得好吃的、好玩的,其他啥都没印象。成年后再读,就不像小时候那般囫囵吞枣了。有了阅历和理解力后,读的速度便放慢了,精彩片段反复咀嚼,耐人寻味。
到梨香院墙角外,只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黛玉便知道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虽未留心细听,偶然两句听到耳朵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道:“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再听时,恰唱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一首短短的《牡丹亭》曲子,竟然使林黛玉如醉如痴,“心痛神驰”,这里面确有奥妙。如果不是《牡丹亭》所反映的剧中人的真实感情,与林黛玉的身份、环境和此时此地的心情相吻合,从而发生了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达到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的。
看过《牡丹亭》的人都知道,在封建家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杜丽娘,长期被禁锢在闺房中,精神生活空虚,后来她在春香的诱导下,第一次偷游后花园。
大好春光的感召,使她的青春觉醒了,她挣脱封建礼教的羁绊,顽强地追求自己梦里出现的意中人,甚至为意中人缠绵枕席,埋骨幽泉。但杜丽娘“一灵咬住”,始终不放,她就是死了,在幽冥的世界里也没有放弃对意中人的追求,最后终于找到了梦里的意中人,并还魂结为夫妇。
这样一出动人心弦、生死离合的纯真爱情的戏剧,每句话、每个字都是真实感情的结晶。
因此,和杜丽娘有着相似遭遇的林黛玉当听到《牡丹亭》情真意切的戏文时,开始态度还比较冷静,神情“感慨缠绵”;继而听下去,婉转悠扬的词曲不禁使她发出感叹:“戏上也有好文章”;接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唱词和“你在幽闺自怜”等戏文,象一块巨石掷入了平静的湖水,激起她心田的波澜,使她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引起了丰富的联想。
林黛玉耳听戏文,心想自己的境遇:寄人篱下,幽困潇湘,风吹竹叶,如泣如诉。失去亲人的孤女,置身在黑暗的贾府这座牢狱里,犹如飘荡在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此时此地,此境此情,林黛玉平时零星郁结在心头的悲愤忧愁,在她细细咀嚼《牡丹亭》的戏文中,触景生情地迸发出来。
《红楼梦》描绘的林黛玉听《牡丹亭》戏文的精彩片段深深地嵌入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艺术的大门是相通的,文学艺术感染了我的内心世界,继而昆曲艺术磁石般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在网上找来牡丹亭经典唱段反复欣赏,最近还去上图听了一场昆曲讲座,主讲嘉宾是90后优秀青年昆曲演员张冉。在上海朱家角园林版《牡丹亭》中张冉主演杜丽娘,共计300余场。从讲座中我初步了解了昆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对身为昆曲演员为艺术付出的无法计量的艰辛而感动。
张冉老师还当众表演了《牡丹亭》的几个片段。她音色亮丽,步子轻盈,行走中左顾右盼,细节动作极多,或含羞地举袖遮脸,或欢愉地挥扇自舞,举手投足与闺门旦人物相当契合。一个活生生的杜丽娘呈现在我的眼前,昆曲艺术又一次征服了我的心。
由昆曲《牡丹亭》,我想到了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是一见钟情,且罗密欧当初是因为爱上了另一个侍女而去了朱丽叶家的舞会,然后在舞会上看到美丽的朱丽叶而一见钟情。
两人的爱情持续的时间不过5天,5天内便经历了恋爱,结婚,生死离别,可谓是轰轰烈烈,飞蛾扑火一般。
小女子杜丽娘只因一梦而亡,又因一梦而生。朱丽叶复活后见心爱的罗密欧以身殉情,便毫不犹豫地拔剑自刎。杜丽娘和朱丽叶是多么相像啊,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死了到阴曹地府都要爱一场。她们都是爱情的天使。
那个时候人们的价值观就是,生命苦短,一定要在有限生命中去享受欢愉。
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说的就是这个理。李商隐《无题》中的“春心莫与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落花》中的“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何尝不是在教导人们要惜春,更要爱春,春天代表了爱情。
苏东坡和李义山是解风情更解人性的,不是吗?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并非矫揉造作,字字句句都是他真情实感的结晶,浸满了他的心血。
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和汤显祖同一时代的英国戏剧家莎翁笔下的不朽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有异曲同工之妙。
昆曲里人物的至情至性感召着我,使我从一昆曲小白逐步爱上昆曲这门艺术。愿更多的人走进《牡丹亭》,愿昆曲艺术如文坛上盛开着的鲜花,永不凋谢!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牡丹亭》引你走进曼妙的艺术世界,体会古人是怎样的调情高手,领略他们的情感世界与现代人有何不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