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是江山社稷的根本,是封建皇权的象征。
依照华夏民族的“中庸”观念,都城要建在天下的中心位置。《吕氏春秋•慎势》是这样解释,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从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开始,到宣统皇帝退出历史舞台,封建社会历经十七朝,总共2132年的历史,包括藩镇草头王在内曾现过493位皇帝。
朝代的更迭必然要伴随皇都的变迁。历史上,做过都城的城市有很多,像西安、洛阳、南京、北京、杭州、开封、咸阳、广州、成都等等。也不是所有的朝代取代前朝后,都要重新选址定都,有的城市被多个朝代和帝王选为都城,次数最多、名气最大的应该属西安,古称长安。
长安有十三朝古都的称呼,西周、秦朝、西汉、新莽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都曾建都于此。
平心而论,长安见证过半部封建社会的沧桑。然而,伴随唐朝灭亡后,再也没有朝代定都于此,使得长安逐渐与繁华富庶渐行渐远,沦为封建年代的三线城市。
为什么曾经的关中核心、天下之本会沦落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窘境呢。根本原因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长安自身的缺陷日趋明显。
战火洗劫和经济南迁唐朝以后,长安给人的感觉是气候比较干燥,降水比较稀少,农作物生长一般,但在秦汉时期不是这样。
长安地处八百里关中平原的中心位置。南挨秦岭,北靠渭水。关中平原又是华夏文明的中心,长安因此也是中心的中心。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相对平坦,那时的气候也相对温和,降雨充沛,植被茂盛。
历史上,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被称为雍州。遥想当年,大禹把天下划为九州,分为九等,雍州位居上上等。《史记•货殖列传》评价说:
夫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然量其富,十居其六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