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是哪八个,八大山人分别是哪几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8 22:03:32

“清初四僧”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特别吧!是哪四位呢?就是朱耷(八大山人)、原济(石涛)、髡残(石谿)和渐江(弘仁)。四位都是明末清初的出家人,也是有名的画家,都以山水画出众,各有各的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即:反对摹古,主张创新。四位大师的画风自成一派,又因特殊身份(出家人)备受美术界的关注,其中的八大山人名望最高,影响力最大,也是本人最喜欢的画家。

八大山人的身世。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章的后代,如果不是明朝被推翻,他是有机会成为帝王继承人选的。然而,人生的两极落差迫使八大山人只能寄悲情于书画。清朝建立后,为了安抚前朝百姓,曾专门派人去请八大山人回朝廷为官,但被他果断拒绝。八大山人的骨气和才气让他成为清初四僧中的佼佼者,加上他特殊的身世而成为关注的重点。

八大山人的成就一:提出“省”的绘画理念。

八大山人提出了“省”的绘画理念,少即是多,无即是有。这与中国哲学中“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思想如出一辙。画家要画面“多”很容易,而要做到画面“省”却很难。八大山人的山水和花鸟最具特色,其山水讲究“残山剩水,地寒天荒”的意境,物中有形,形中有物。而其花鸟中鱼、鸟、荷的表现独创新意,构图奇巧。鱼、鸟多为白眼向上(有的眼为方形),怒视苍穹,而荷通常为残荷,荷茎常有折损,把画面分为“天”、“地”两个部分,如《荷花水禽图》中水鸟与荷叶之态。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反应了他目空一切、高傲而漠视现实的精神状态。他的绘画理念与200年后塞尚的思想如出一辙,塞尚提出了简化自然的思想,即“用圆柱体、球体、锥体来描绘对象”。由此可见八大山人的理念是超前的,比西方的绘画思想早了200年。

八大山人的成就二:书法的成就。

八大山人的书法博采众家之长,以篆书的圆润而施于行草,笔走龙蛇,力透纸背,藏巧于拙。艺术界多因他的绘画成就高而忽略了其书法的影响,但从画中可以看出,有的作品是因书法而显光彩。这就是八大山人作品的魅力所在,诗书画印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作品妙趣横生。

八大山人的成就三:款印的巧用。

八大山人的落款别有用意,可理解为“笑之”或“哭之”,喻其一生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他有一印造型奇特,形状如龟,内容为“三月十九日”,经常在作品中出现,这个时间的来源是崇祯皇帝自尽之日。由此可见,八大山人虽为出家人,却有一颗爱国之心,用此方式来纪念失去的明朝。八大山人在款印的使用上很有个性,方与圆的搭配,纵与横的兼顾都能做到极致,让画面中心少而不空,妙不可言。

综上所述,“清初四僧”中的八大山人,因其身世特殊,绘画理念超前,书法自成一家,款印用法奇巧,在中国书画史上影响极大,倍受业界关注。八大山人是中国书画的继承者和改良者,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影响极深,在日本艺术界备受推崇,在当今的世界画坛也有很高声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