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全长多少公里,红旗渠十大工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8 23:57:39

红旗渠全长多少公里,红旗渠十大工程(1)

现在的中原小城林州市,名气几乎都来自红旗渠。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地处中国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县(1994年之后撤县设林州市),十万民众怀揣“誓把河山重安排”的雄心和“引漳入林”的梦想,靠着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在太行山上劈山修渠,一锤一钎,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和舍生忘死的气概苦战十年,终于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全长多少公里,红旗渠十大工程(2)

图中这段渠位于山西境内,是红旗渠总干渠,全部修筑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之间,故有“中国水长城”之称。

从此,被誉为“中国水长城”的红旗渠流进千家万户,解决了林县人畜饮水的生存困境;滋润超过4600万亩庄稼,甩掉了林县粮食常年欠收大包袱;染绿太行大地,恩泽林县万千子孙后代。

林县人用不屈和坚韧,竖起一座历史丰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严重缺水问题,摆在年仅26岁的县委*面前

8月的中原大地,风轻云淡。

在从河南省安阳市前往林州市的路上,沿途满眼翠绿,已进入抽雄期的玉米地,叶子随风轻摇,雄穗熠熠生辉,一派生机盎然。

然而,历史上的林州,却是个十年九旱、水贵如油之地。

据记载,红旗渠修建前,林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长年人畜饮水困难,有100多个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

在红旗渠纪念馆展厅,一老汉跪在茅草屋前仰天长叹的塑像,令人感慨万千。这个《旱魃为虐》塑像前的文字这样写着:

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1920年大旱,黄崖泉的泉水小得只有香火头那么粗。大年三十,桑林茂老汉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担水回家过年。挑水的人多,一直等到天黑他才接满一担水回村。新过门的儿媳妇王水娥惦念公爹去担水一天还未回来,就出村去接。天黑路滑,新媳妇又是小脚,接过担子刚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一担水全洒了。媳妇又羞又愧,就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上吊自尽了。大年初一,桑林茂老汉埋葬了新婚儿媳的尸体,带着全家踏上了逃荒路,从此,这一家人再无音信。

一担水的倾覆,足以剥夺一个人生命的尊严,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这就是千百年来旧林县缺水的写照。

在展厅里,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影像作品、磨成齿状的石头井口、开裂变形的钢钎、砸成花卷的铁锤、扭曲滑溜的铁镐、细长的勾缝匙,以及麻绳、箩筐、瓦刀等等修渠时的劳动工具,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再现惊心动魄的劳动场面——

红旗渠全长多少公里,红旗渠十大工程(3)

当年的建设者们在悬崖上作业。(资料图片)

1954年5月,杨贵被任命为中共林县县委第一*。那时杨贵仅26岁。

初到林县,有一次,杨贵带着工作组到马家山下乡调研。由于一路风尘,到了农户家想洗个脸。主人端来一个碗大小的铁脸盆,还“叮嘱”他:“您洗完脸千万别把水泼了,俺还等着用洗脸水喂牲口。”

缺水,已经严重到这个地步,杨贵心情沉重!

1959年6月,林县旱情日益严重。杨贵和县长李贵、县委*处*李运宝,兵分三路,分别沿浊漳河、淇河、淅河溯流而上寻找新水。

半个月后,只有杨贵这一组带着可以从山西省浊漳河“引漳入林”的资料回来。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扩大会议确定兴建引漳入林工程。也正是在这次扩大会议上,引漳入林工程被赋予一个更催人奋进的名字——红旗渠。

林县人用双手,彻底改变了干旱缺水的命运

1960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

总干渠全线开工后,近4万名林县修渠大军,自带铁镢、铁锹、小推车等原始的劳动工具,从十几个公社向着浊漳河汇集,在太行山峦、浊漳河畔,一线摆开劈山引水阵地,这是林县盘古治世开天辟地头一次。

红旗渠全长多少公里,红旗渠十大工程(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