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模板】
明确立意——展开联想——搜寻物象,把握特征——轻轻描绘—,形神兼备——突出典型,彰显意志。
《让小小青苔走进心灵》
林壑阴翳,林岚四起,青苔,笑颜依旧。
——题记
桥板裂缝里,台阶罅隙中,楹柱级底下,不经意间,就有那么一根柔软冒出来。一场雨,一团雾,一阵烟后,是一片幽幽的静谧,是一撮沉沉的暗淡,一束默默的团圆。
是苔。簇簇青苔,在深深丛林的小径上,把铺路的石头镶上圈绿边;在年久失修的喷泉中,密布池底,把水染成翡翠色,在萧条中存下丝丝耸耸的生机;在我的心底,漫延大片大片的绿,自由而又昂然的绿。
古人常以青苔譬幽怨,“寂寂苍苔满,沉沉绿草滋”便同此而来,近乎荒芜,近乎寥落。十二月的寒风中出游,却见青苔翠绿依旧,荒野里,只有这片寂寂的绿装点着黄土地。一堵残墙,且因青苔而复生;一方瘠土,只因青苔而蓬勃;一排峭壁,皆因青苔而盎然。青苔的生机,又何处不在?那奋发的生命,走进我的心灵。
妖棠、洁莲、幽兰、傲梅——花艳、叶硕、气香、枝美。而青苔,仅是素颜,无法媲美。摩诘隐于山林深沉,随水淡然,偶遇“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胜景,却也陶醉其间。美丽的花儿,热衷的是灿烂的舞台。青苔,只在生命不至的地方占据一席之地,默默昭示碧绿的情怀。这纯洁的浅碧,又何尝不美?青苔的美,在心里悄然绽放。
青苔从不入春的宫帏,不登夏的殿堂,不在秋的家谱,不录冬的典籍。苍茫万世中,如此渺小着,却也在块块的岩石上留下绿的脚步,开拓茵茵绿洲;也于百花凋零之际,拼着积蓄一个季节的精力,挺举出倔强的蕾,孕育出优雅的花;也不畏寒风,在太阳于云衾中恹恹欲睡的季节里,绿遍一片荒野。柔弱娇小的身躯里,蕴藏多少世人无法诠释的伟大力量。小小的苔,又何谓渺小?青苔的不卑不亢,顽强生存,执着奋斗,在心中撑出一片蓝天。
青苔,无尘土之争,无荣辱之忧,无得失之患,只是寂寂地绿着,逐渐绿遍我的心灵。
晨风起,让这小小青苔走进我的心灵,孕育出精神的花。
《无花生果,不尚虚华》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果树,它们散落在农家房前屋后的角落里,默默生长。从冬到春,从春到夏,它们从不与万物争春,从不同百花争艳。它们就是无花果。
三月,百花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盛放蠢蠢欲动,可无花果却只是用一种颜色来装扮自己——仅仅只是在梢头长出几个小小的、淡绿色的嫩芽。它们在清风中慵懒地享受着阳光,慢慢地生长,慢慢地舒展着身体。终于,在春风消失之际,它们换好了绿衣,把稀疏的新叶四散开来,浅绿色的新叶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乎可以让人看见错综复杂的"血管"。
七月,也许是因为天气变得炽热,无花果竟然也变得越发勤快了,加快速度追赶着其他植物。它们的枝叶一天比一天繁盛,果儿逐渐成形。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暗红色与黄绿色相间的果儿出现了,就像注了水的气球。无花果骄傲地望向天空,将大大的脑袋往更接近太阳的地方伸去。摘下一颗果实,掰开。那五彩缤纷的颜色令人惊艳,红的,粉的,多漂亮。我终于知道,无花果并不是不爱那些美丽的颜色,而只是将百花所追求的美全部藏于了心中。朴实的外表下,它们有着一颗不尚虚华的心。
将果实放进嘴里,甜蜜顿时溢满舌尖,蔓延至心里。无花果的果子没有蜜桃甜,却有一种馨香;一口咬下去,没有梨的多汁,没有苹果的脆,软软的,带着软糯的口感,在嘴里徘徊。
八月,巧妇将成熟的无花果摘下、洗净、放在果盘里,等着在田地里收割完稻谷回来的人们吃。与此同时,巧妇们还会摘一些没有完全成熟的果子,趁着夏秋交替的最后一波热浪将其晾干,再封存起来。一些卖给收购果子的人,一些留着。等到哪天想吃了,辅着鸭肉或猪蹄,再加上一些海带,炖上一锅清香,回味夏末与秋初的味道。
秋风瑟瑟,没了果实的无花果树又回到了那一片绿色当中。等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它则会笑着抖掉一身绿色,重新回到朴实当中。它就这样秃着,懒着,睡着,等着来年再努力。
无花果是低调的生命,无须引人注目。它不求遮天蔽日,不求独霸一方,在神州大地上,它早已完成升华,成为了“谦逊”二字的代表。
桃子必定要配上可爱的粉红色,橘子必定要配上热情的橙红色,葡萄必定要配上华丽的深紫色,而无花果从不曾为了一点外表的美丽颜色而努力。它只是将饱满可口的果实奉上,那些虚无的、虚幻的美,它们从不展示。因为它们知道,真正的美丽永远留在自己心里。
朴实的心态成就了无花果的淡然。无须温室,无须襁褓,只需沙土与阳光,它便能在悠悠的时光中,把藏在绿叶间的心思变成圆圆的甜甜的美味奉献给世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无情,世间多少光鲜靓丽都化作了尘土。无花果如此默默地付出,却从不绽放奇异光芒,它们和勤劳的农民一样,只求在世间留下一抹淡淡的真情。
“千山花开万树香,唯独无花不竞芳;绿衣婆娑默然立,累累甜蜜请君尝。”无花生果,不尚虚华!
【评点】这是一篇蕴含着朴素而深刻哲理的借物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无花果这一在农村较为常见的植物,赞颂了其不争春、不争俏、低调朴实、不尚虚华、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也正是作者的人生追求。本文文笔清新而秀逸,感悟灵动而细膩,读来让人觉得亲切可感,见解朴素却不落俗套,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有心最要紧》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翠竹有心扎根破岩,才有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洒脱坚毅。人亦如此,让心灵扎根,目标在前,才有了拼搏的动力。
泰戈尔说:“种子向往春天时便成了花。”有心最要紧,让心灵在向往中扎根,便有了破土而出的力量。
我想起“草原曼巴”王万青。谁能想到这个都市的骄子,能够扎根艰苦的甘南玛曲45年?“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位心怀梦想的大学生,克服重重困难,扎根藏区工作,仅仅用好奇的字眼来诠释是远远不够的。与时代同步,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的力量,在不断驱使着他用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有心最要紧,坚韧的心灵就此扎根于梦想的土壤。因为有心,所以奔跑,即使跌倒了也要爬起;因为拼搏,所以成功,泪水与汗水中都盛满了希望。王万青让心灵扎根,在奔跑中昭示:坚韧的生命就是如此骄傲。
他因为口吃而自暴自弃,他因登台演讲而遭人嘲笑,然而他——德摩斯梯尼,这个坚韧的灵魂,将自己的灵魂扎根于希望,每天含着石子,面朝大海朗诵。清朗的海风吹送来梦想的芬芳,海浪宣读着誓言与他为伴。有心最要紧,五十年如一日,他终成希腊最伟大的演说家。他有心扎根,让灵魂飞翔,他在演讲台上,用清晰流利的言语向人民诉说着梦想的力量,让人们懂得:有心最要紧,唯将心灵之根深深扎住,以努力和拼搏为翼,才能展翅飞翔。
还记得“索道医生”邓前堆吗?这个28年来来来往往于怒江两岸的乡村医生,为村民健康担忧。曾经迷茫,也曾经退缩,然而心中有爱却让他在苦难中觉醒,让自己的心灵扎根于怒江的热土。有心最要紧,所以在冰冷的索道上,他以赤诚的奉献,奏出了旷世的绝响,在绳索上起舞,在怒江边歌唱。他把根扎在风雨故土,在这个风波迭起的时代向人们昭示:心灵是棵会开花的树,唯有心扎根,方能绽放梦想,让生命飞翔。
有心最要紧,少一些“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浮躁,多一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有心最要紧,少一些“无言谁会凭栏意”的孤愁,多一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情;有心最要紧,在拼搏中让梦想的种子开出了绚烂的花,芬芳之中,踏出一路花香!
《后院那株爬山虎》
○高婷婷
不知为何,对爬山虎总有一种莫名的熟悉与亲近。每每在晨光初照时,望着墙角新长出的淡绿新芽,心中总会美滋滋的。想它一定是我昨夜入梦时,伴着我甜蜜的梦一起生长的,说不定它还是我的梦变成的精灵哩。想着想着,一不留神,老屋后院的那株爬山虎又钻进了我的记忆。(开门见山,引出描写对象“爬山虎”。)
那株爬山虎的记忆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记得那时家中还不像现在这样宽裕,从乡下走出来的姥姥总忘不了在后院圈出一块空地,种上一些时令蔬菜。后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也成了家人的聚宝盆。一年四季,满院都是藤蔓的丝瓜、灯笼高挂的海椒,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儿的美味野菜。
在姥姥的精心培育下,它们在不同时节捧出累累果实,一年又一年。那些红的萝卜、青的白菜、大肚皮的冬瓜在斜风细雨中迎着春来,又送着秋去。
乍暖还寒时的早春,园子外围墙下一棵棵干瘪得貌似枯枝的爬山虎老藤上,悄悄抽出嫩黄的叶片儿,怯生生地横七竖八地斜躺在墙脚,一动也不动。不出几日,深深浅浅的绿意便将破朽的墙面织成一面绿的锦缎。晨光熹微里,疏疏密密的叶片儿向下垂着,一串串,绿莹莹的,引得蜂蝶载歌载舞,也引得孩子们在院子里跳来蹦去,一片欢歌笑语,又化为老人眉角那一抹高扬的微笑。
到了夏季,爬山虎顺着墙角的砖石爬上了后院的红墙顶。院子里、屋顶上,远远望去,满眼都跳跃着亮丽的绿意。黄昏过后,淡淡的夜色笼罩着沉沉的绿荫,我总喜欢赖在姥姥的怀里仰望满天繁星,听她讲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的故事。动人的传说常伴着姥姥深深的叹息,迷迷糊糊的梦境里,常听见姥姥在不厌其烦地唠叨着:“做人啊,还是要脚踏实地好哇……”墙外,爬山虎正探着几个调皮的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院子里的一景一物。聆听着老人的一声一息,不知不觉中,它又长长了一大截。
冬枯春发。我在爬山虎年复一年的疯狂滋长中,一晃度过了数星星、听童谣的龄,对于爬山虎是否又落满了后院墙头,是否又顺着墙头向里钻已失去了兴趣。至于后院的瓜果、蔬菜连同姥姥的唠叨倒是渐渐地少了,少了不少。
几年前,一向健壮的姥姥竟没能走过那瑟瑟的冬天。白雪飘零,覆盖了后院的莱园以及枯萎的爬山虎老藤,甚至还压塌了多年失修的院墙,从此,我再也没有品尝到后院的瓜果、蔬菜。没有了姥姥,后院成了一个荒芜的地方,无人在此驻足守候春暖花开、大雁北归。姥姥走了,带走了我对后院所有的回忆,多年来不曾也不敢在回忆中浮现,每每敏感的思维一触及关于后院的情景,心中全是满满的苦涩与悲怆。
就在姥姥走后的第二年,后院墙外的爬山虎仍然在断砖残垣中冒出了新芽,并很快地覆盖了后院,爬上了石桌,继续顺着几根枯枝蔓延到邻家的小院。就在那一年,我们一家人搬出了老屋,后院从此一片空寂。不知那株绿意盎然的爬山虎可否健在?是否又爬满了院角?是否又在满夜星光下,回忆起一位老人所说的话:“做人啊,还是要脚踏实地好哇……”
【总评】
1.作者喜欢爬山虎,是因为爱屋及乌,因为爬山虎是姥姥所种,由对姥姥的爱转化成了对爬山虎的爱。
2.作者在描写爬山虎的过程中穿插对姥姥的描写,时不时地提到姥姥,体现出了作者对姥姥的依恋。姥姥虽然离作者而去,但这爬山虎变成了作者的寄托,随着这爬山虎向上生长,对姥姥的记忆也随着时间在作者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绿・白》
○ 杨 静
窗台上,两种颜色的生命生长着。花白,单纯而丰厚;叶绿,旺盛而蓬勃。闲遐时,对着这白和绿的生命,思绪,有时会走出很远……
文竹
通身上下都是绿的,细细的茎有竹一般的分节,直上直下。侧面看去,网状的叶变成薄薄的一层,竟象晨光中遥远的山巅上松的剪影。
清晨,一串水珠落在叶网上,碰碎了,化成一粒粒更小的绿。阳光吻着它,那叶网上的小水珠便熠熠发亮泛出七彩的光。
浇水时,妈妈说:“瞧,又冒出一个新芽,过几天,准能长成最高的茎。”
真的,一根嫩茎从土里钻出来,象竹子那样节节拔高,向上,向上,一直向上,很快就超过了所的的茎叶。然后,才开始舒树展叶。而周围的老茎总是尽力腾出空隙,让新茎自由自在地生长,生长。当新茎为这个家族增添了一片新绿之后,它又象老茎一样,期待着超过它的新茎的出现。这蓬蓬的嫩绿,每每使我感动,为它们那不倦的冒尖精神,更为那给冒尖者提供的环境。
水仙
一个精巧的红瓦盆,一汪清水,一些白石子——这便是它的栖身之处。我桃选出几颗玲珑的雨花石放人水中,那红的,暗黄的花纹便随着水面波动了。
我守着它,一天一天。它抽出箭一般的绿叶,一片一片。圣诞节前,幽香飘来,水仙笑了,小巧的花,白若玉
雕,朴质高洁。白的花瓣,黄的花蕊小心翼翼地托着一颗小水珠,颤微微的。水中剔透晶莹的雨花石也颤微微的,
清水,清水中的寒石,寒石缝里的孤根,我忽而可怜起它来。于是,包来一捧肥土,倒进红盆,湿润的土把水仙的
根埋了起来。
我天天跑去看它,给它添肥,我眼前仿佛已经出现第二朵洁白的生命。
然而,就在飘雪的圣诞节,水仙却轻轻地垂下了头。妈妈对我说:“好心有时也会办坏事。”是的,不会爱,便不能开花。
仙人球
眼瞅着,一丛小刺中忽然冒出一个暗红的芽,因为妈妈说那便是花芽。
两年过去,我忘却了原先的期望。那一定是不会开花的植物,我认为。
一次,我不小心碰着它,那硬硬的刺竟深深地扎进我的手指,血涌出来,对它的恼恨也涌了出来。它被我移置墙角。
两年。没有人理会它我几乎把它淡忘了。
然而,昨天,它竟然开花了!一朵硕大的洁白的花,白光泽的花瓣向四周舒洒开来,几十根长长的花蕊从中心倾泻而出,至顶端又稍稍翘起,竟如它斜举出的一只白色的喇叭。
洁白的喇叭,你是在宣告,宣告你在被我遗忘的角落里,默默积蓄的力量吗?
【点评】本文的特点,一是状物工细,不仅摩形,而且传神,二是水到渠成地即物会心,借事明理。两者结合在一起,文章就有了形理相生的效果,状物言事不流于浅泛,说理也不失之抽象。在这里,最关键的是内在联系。要做到状物中已寓理,说理处不离物,否则就会有硬贴两张皮的感觉。本文在这一点上是较为成功的。
《一棵长寿花》
一棵长寿花静静地伫立在教室北边的窗台上。
这棵长寿花,就像一个无人照拂的孩子。它没有精致花盆的呵护,简陋的棕色塑料盆已经被摔到地上好多回了,以至于盆体裂开了口子;它没有肥沃土壤的哺育,盆里的土流离失所,只余一半;也没有足够水分的滋润,教室里人来人往,却无人想到给予它解渴的甘霖。
于是,它底部的叶片开始干枯,一部分根须裸露出来,两枝主干,一枝已经枯萎,另一枝奄奄一息。整棵花看起来摇摇欲坠,毫无生机。
然而早已被人遗忘的它,此时却默默地绽放出一朵美丽的花。
瞧吧,在它仅存活力的那一枝上,残留着几片绿色的叶子,其间倔强地挺立着一朵红色的花儿。它的花儿虽然很小,甚至有点琐碎,但开得却那样自信,挺胸抬头,面朝前方。那一个小小的花朵,没有沐浴金色阳光,没有对面窗台上那盆三角梅声势浩大、耀眼夺目,却因自身生长环境的恶劣而显得更难能可贵。
它小小的密密的重叠的花瓣中央,包裹着单薄而惹人怜爱的黄色花蕊,看上去就像一个孤独的孩子,没有亲人的守护,没有伙伴的陪伴,形单影只,茕茕孑立。可是这朵长寿花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它屹立枝头,尽情地绽放着,顽强、勇敢、自信、傲然。尽管它只是孤单的一朵。
长寿花的花语有着生命多姿多彩、蓬勃向上的寓意。教室里的这棵长寿花所展现出来的,正是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更是生命的倔强与向上!
在它的内心,一定抱着这样的信念:我是一棵长寿花,那我就一定要活得长,开得久!尽管命运对我如此不公,我也不能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竭尽全力地生长与开花是我的使命!
于是,它坚韧地活了下来;于是,它绽开了美丽的花朵!
在人生的旅途中,往往荆棘遍布,还可能天降灾祸。那么,不妨活成一棵长寿花吧,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都要倔强生长,开出美丽的花!
【点评】全文采用托物言志法,所托之物是“一棵长寿花”,先细致地展现了它恶劣的生长环境;接着从外在形态到精神气质,刻画了这棵长寿花的特点;最后,直抒胸臆,表达出小作者的人生态度,鼓舞性极强。
《不尚虚华的无花果》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果树,它们散落在农家房前屋后的角落里,默默生长。从冬到春,从春到夏,它们从不与万物争春,从不同百花争艳。它们就是无花果。
三月,百花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盛放蠢蠢欲动,可无花果却只是用一种颜色来装扮自己——仅仅只是在梢头长出几个小小的、淡绿色的嫩芽。它们在清风中慵懒地享受着阳光,慢慢地生长,慢慢地舒展着身体。终于,在春风消失之际,它们换好了绿衣,把稀疏的新叶四散开来,浅绿色的新叶在阳光的照射下,似乎可以让人看见错综复杂的"血管"。
七月,也许是因为天气变得炽热,无花果竟然也变得越发勤快了,加快速度追赶着其他植物。它们的枝叶一天比一天繁盛,果儿逐渐成形。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暗红色与黄绿色相间的果儿出现了,就像注了水的气球。无花果骄傲地望向天空,将大大的脑袋往更接近太阳的地方伸去。摘下一颗果实,掰开。那五彩缤纷的颜色令人惊艳,红的,粉的,多漂亮。我终于知道,无花果并不是不爱那些美丽的颜色,而只是将百花所追求的美全部藏于了心中。朴实的外表下,它们有着一颗不尚虚华的心。
将果实放进嘴里,甜蜜顿时溢满舌尖,蔓延至心里。无花果的果子没有蜜桃甜,却有一种馨香;一口咬下去,没有梨的多汁,没有苹果的脆,软软的,带着软糯的口感,在嘴里徘徊。
八月,巧妇将成熟的无花果摘下、洗净、放在果盘里,等着在田地里收割完稻谷回来的人们吃。与此同时,巧妇们还会摘一些没有完全成熟的果子,趁着夏秋交替的最后一波热浪将其晾干,再封存起来。一些卖给收购果子的人,一些留着。等到哪天想吃了,辅着鸭肉或猪蹄,再加上一些海带,炖上一锅清香,回味夏末与秋初的味道。
秋风瑟瑟,没了果实的无花果树又回到了那一片绿色当中。等到冬天来临的时候,它则会笑着抖掉一身绿色,重新回到朴实当中。它就这样秃着,懒着,睡着,等着来年再努力。
无花果是低调的生命,无须引人注目。它不求遮天蔽日,不求独霸一方,在神州大地上,它早已完成升华,成为了“谦逊”二字的代表。
桃子必定要配上可爱的粉红色,橘子必定要配上热情的橙红色,葡萄必定要配上华丽的深紫色,而无花果从不曾为了一点外表的美丽颜色而努力。它只是将饱满可口的果实奉上,那些虚无的、虚幻的美,它们从不展示。因为它们知道,真正的美丽永远留在自己心里。
朴实的心态成就了无花果的淡然。无须温室,无须襁褓,只需沙土与阳光,它便能在悠悠的时光中,把藏在绿叶间的心思变成圆圆的甜甜的美味奉献给世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无情,世间多少光鲜靓丽都化作了尘土。无花果如此默默地付出,却从不绽放奇异光芒,它们和勤劳的农民一样,只求在世间留下一抹淡淡的真情。
“千山花开万树香,唯独无花不竞芳;绿衣婆娑默然立,累累甜蜜请君尝。”无花生果,不尚虚华!
【评点】这是一篇蕴含着朴素而深刻哲理的借物抒情散文。作者描写了无花果这一在农村较为常见的植物,赞颂了其不争春、不争俏、低调朴实、不尚虚华、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也正是作者的人生追求。本文文笔清新而秀逸,感悟灵动而细膩,读来让人觉得亲切可感,见解朴素却不落俗套,值得大家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