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我自责过很多次,如果不是我为小黑弟弟养成的这种“习”与“惯”,就让他接受自己的宿命,像成千上万的流浪猫一样,觅食、争地盘,苟延残喘两三年,最终死于饥寒交迫,他会不会更快乐?如果是的话,那他朝我毫无保留地打滚、翻肚皮的那些时刻,是不是就不能称之为快乐?对于他来说,我是多么的危险存在。
⑨事实上,现在我走在路上,遇到一只惊慌避闪的流浪猫,我只敢用余光去追随,假如它朝我“喵喵”叫,我就会狠着心转身,逃得比它们还快。我怕自己那些垂手给出的善与爱,施予的不是简单的一饭一水,而是更多的伤害。我暗自发誓,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下辈子当一块石头好了。然而,石头也有可能会遇见猫儿们的一次次弥留之际,那么,如果这真是一种宿命的话,我想,我转世的那块石头,一定会释放出自己最大的热量,温暖地拥抱它们。
(选自《文学报》2019、3、7 有删改)
(2020年济宁市中考语文卷)
[写法淘金]
这篇散文以托物言志的构思方法,在自然、平实的叙写中阐明了发人深思的哲理。作者选择了平凡的事物——流浪猫小黑作为写作形象,写了“我”对小黑的一番思想感情的变化。
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只瘦弱可怜的小猫,经常在楼下徘徊,其“喵喵”的叫声,引起了“我”的怜爱,就经常把食物送给它;后因与其它猫对峙、争抢地盘,我就以家长的身份为其撑腰保护;可是没想到却因为自己的善良呵护,却使它丧失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最终被人投毒死于楼下石上,死于对人的依赖和信任;这使“我”内心愧疚不已,深深自责,从此见到流浪猫就会敬而远之躲避起来。
爱和伤害,不小心就会走向反方向,当爱变异为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帮助,而成为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这种无微不至、一味营造舒适的爱,恰是人生的“陷阱”。因此,这些无微不至的关心应该适可而止。
这篇文章借小黑的遭遇,曲折委婉地表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应该适可而止”的主题。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
◆【 名师授渔 】
【一】定义
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选取大西北最常见的白杨树这一“物”作为言“志”的基础,通过对白杨树这一“载体”的描写,歌颂了北方军民坚韧不拔的团结抗日精神;又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一文,所托之“物”是很小的花生,所言之“志”却非常深刻,即借花生“有用”的本质,赞颂社会上默默贡献、不慕虚荣的人。
像这样借助某一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的写法就叫着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