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精髓16字,日本文化知识大全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9 23:23:41

日本地图:狭长、潮湿,森林覆盖率高

这就赋予了日本人两个最大的特性:善于感知细微和不强调自我的强大。

森林的危机四伏与朝昼夕夜需要靠人以微妙的感觉去适应,森林所囊括的丰富知识需要多人习得、讨论、合作来避免危险、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而一个人的身上往往是不可能集中这么多知识的,这造成一种认知:这个世界是不可能存在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明的。合作带来的好处有很多,一个什么都懂得神明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这一点姜建强说得很是精辟:

“同样是神,一神教的神是要你相信,多神教的神是要你感觉。”“因为神是被感觉的对象,不是被信仰的对象,而感觉的主体是人,因而日本人观念中的人就是神。人是活着的神,或叫‘现人神‘,所以日本人讲‘人信仰’。““‘人信仰派生出相信人的观念。‘神信仰’派生出怀疑人的观念。前者用人伦确保社会秩序,后者用契约维护社会秩序。“

日本文化精髓16字,日本文化知识大全集(5)

关于百鬼夜行的现代动漫设计(来自网络)

既然说到了神,自然要提到鬼。在很多远古文明中,神和鬼是一家,鬼与神一样拥有神秘而令人畏惧的力量,日本也是如此。日本是一个鬼怪大国,但不同于其它国家,日本的鬼怪文化就像其对于神的态度,最终指向依然是人,是“人间*的一个投影”,是“对活人的警示和规诫”,因此“空间上尽可能地与鬼怪相接,时间上无限地与远古相连,让鬼怪每时每刻都在你地身边,在恐惧与敬畏中度过每一天”。日本的鬼怪文化在时间的长河里不断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古代到中世:自然妖怪化并将其看作威胁王权的一股力量(酒吞童子与武士源赖光、玉藻前与阴阳师安倍泰成)
  2. 中世末期:新妖怪出现,即表现第二自然的人工之物——古老器具
  3. 新鬼怪时代:多样化发展(鸟山石燕的《百鬼夜行图》)。
  4. 后鬼怪时代:直面当代社会的困境,鬼怪还原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东京食尸鬼》)

日本文化精髓16字,日本文化知识大全集(6)

阴阳师的现代设计


缩、色、旬:感知细微的特性

很喜欢姜建强先生用了“缩”这个字来形容日本文化,不是小,不是微,而是缩。“缩”给人一种相对之感,只是相对的小,而不是绝对的小。那么日本人为何会有“缩“的哲学?

姜建强将之概括为“盆地思维”,日本人很喜欢盆地,政治文化中心几乎都在盆地,虽然他们也有建都于平原的机会,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盆地,小小的盆地给予了他们安全感,他们习惯了“在盆地里思考问题,习惯了从盆地看天下”。“盆地思维”造就了日本人关于“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日本人可以”从小处、从细节处对万物重新进行构思和包装“。

日本文化精髓16字,日本文化知识大全集(7)

日本小巧玲珑的特产——和果子

十六个字里,私以为“色”、“旬”是对“缩“最好的体现。日本人对于色彩、时空的感知与把握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关于色彩,日本人特别喜欢给中间色取名字,据说有大约五百种,而且名字也特别有意思,比如山吹色(一种很漂亮的黄色)、夏虫色(听着好美)等。姜建强主要从几种常见色入手讲日本的色彩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审美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导致日本人对于同一个色系的中间色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并衍生出各种隐喻。如村上春树的《没有色彩的多崎和他的巡礼之年》,除了主人公,其他四位同学的名字里都带有色彩,不同色彩的组合与碰撞,色系的调和与分裂,似乎在冥冥之中就已经确定了故事的发展走向。色彩犹如一场无声的默剧,藏在角落里暗自生长。

日本文化精髓16字,日本文化知识大全集(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