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q正传心得体会,《阿q正传》读后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0 02:16:17


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曾公开直言:“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

甚至愿意用自己所有的小说换一部《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中的一部中篇小说,自发表以来受尽追捧与偏爱。

读阿q正传心得体会,《阿q正传》读后感(1)

小说主人公阿Q,是一个卑微到底层的小人物,鲁迅先生用荒诞的语言写尽了他荒诞的一生。

连个正经名字都不配有的阿Q是可怜可憎又可笑的,但笑着笑着就让我们看见了残酷的生活真相。

蓦然发现,先生笔下可怜可憎又可笑的成年人永远真实地存在着。

读阿q正传心得体会,《阿q正传》读后感(2)

失败者总逃避现实

阿Q何其人?

一个来自社会底层彻头彻尾的人生输家。

他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家无经历无固定职业,这样的人,注定被人轻贱。偏他作为一个“六无”人员,不以为耻,习以为常。

有一次,阿Q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对旁人说,和当地颇受人尊重的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地排起来还比他的秀才儿子长三辈呢。

赵太爷上去就给了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阿Q表面一言不发,甘愿丢掉姓名,但不一会儿就想通了: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这样的自我安慰逐步形成了他特有的 “精神胜利法”,即“在假想中克敌制胜”,每一次现实中的挫败都要用加倍的“精神胜利”弥补。

譬如当他被人揍了,毫无还击之力,只是在那人走后,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把那人视作“儿子”,平白无故在辈分上抬高了自己,便也能心满意足。

哪怕他真的尝到了失败的痛苦的那次,他好不容易赌博赢得很多钱却被抢走了,于是竟自己打自己,觉得好像打了对方一样,又满足地睡去了。

读阿q正传心得体会,《阿q正传》读后感(3)

失败就失败,为何阿Q不承认和面对呢?

因为他曾“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沦落到底层后,却依旧自视甚高。

他因好吃懒做的脾性,又丧失了改变现实的动力,他的精神胜利带着三分自傲,三分怨念,加上四分麻木不仁。

只能在幻想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欺自慰。

现代社会,很多人盲目学着阿Q,精神胜利法屡见不鲜:

被领导骂了表面微笑在心中狠怼两句,看见别人事业成功就腹诽他的家庭不幸,大众质疑某流量鲜肉业务能力也能遭到粉丝的打抱不平:“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用精神胜利法将失败归因于外界,而放弃自觉自省,习惯性躺平。

久而久之,精神胜利成为了逃避失败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读阿q正传心得体会,《阿q正传》读后感(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