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10字,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0 06:04:44

小时候经常看到《孙子兵法与36计》类似名字的书籍,一直以为孙子兵法就是在说些奇谋妙计之类的,现在才知道原来它说的谋略,属于心法是思想层面上,而不是奇谋妙计这种技法,它本身和36计也没什么关联。

计篇是孙子兵法的开篇,而前面说过它不讲奇谋妙计,所以这个计也不是计谋,而是计算,或者我们可以说是分析,那为什么要分析?分析些什么呢?

先来看看计篇的第一句话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的确,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战争都是国家大事,要投入人力财力,需要有人冲锋陷阵,会有人牺牲,甚至于有些战争还会影响到国家存亡,一个败仗可能国就没了,所以我们针对这事要慎重,也因为这样子要做好考察,做好敌我分析。

这里孙子兵法也提出了他的2个思想,慎战计战。孙子作为兵家,他想的可能不是要多打仗,而是少打仗了。

战争可能离我们很远,但是我们可以联想到自己平时做决定的时候,这虽然不是涉及生死,但是涉及到未来,我们也是要用的态度来。我们有时候总是容易突然拍脑袋做事,或是因为情绪问题临时做决定。按孙子兵法的理论来说,这我们属于怒而兴师,不可取。做好情绪管理和决策分析对我们下决定重要的事情。情绪管理上我们可以记住一句话,要让刺激和回应之前有一段距离

而对于决策分析呢?怎么做呢?孙子兵法接下来提到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孰练? 赏罚孰明? 吾以此知胜负矣。

他提到的是要做好5个方面的考虑(道,天,地,将,法),并对这5个方面做好双方的对比,这个看起来就有点像是我们现在常说的SWOT分析。

这5个方面既有内部元素也有外部元素,内部元素里提到的道,将,法,对应起来其实是想我们现在才说的组织凝聚力,组织领导才能,组织记录了。外部元素的提到的天,地,对应起来也像是我们现在才说的外部环境了。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内部元素,从提到的道,将,法,我们可以借鉴到现在的组织管理,来看什么才是一个好的组织团队?

3个方面:

1、有一致明确的组织目标

2、有明确并执行到位的组织记录

3、有一个好的领导:智(知道做什么,知道怎么做),信(诚信,也像是责任感对上对下都负责,这或许也可以是口碑),仁(给组织创建一个良性的环境,不要内卷不要PUA),勇(敢于承担),严(执行组织记录)

希望自己也能借鉴这个做一个好的组织管理。

说完决策分析之后,如果我们有优势是有可以赢的或者可以获利的概率下,我们还需要做一些辅助的事情,孙子兵法这里提到的是造势,也就是让自己处在有利的位置并掌握主动,被动的就会挨打,而怎么造势呢?孙子兵法简单提到兵者诡道的几点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这里提到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我们都知道是想不让人猜到我们的意图,在很多情况下,不管是博弈还是谈判,我们都知道不能把自己的底牌露出来。

我比较喜欢提到的一点就是强而避之,一直以为我们明知道是失败的也勇敢面对冲是真男儿,原来暂时的躲避,伺机而动,能屈能伸才是汉子。

其实这里也可以看出孙子兵法中并不提倡打必败的战,而是打有准备有机会赢的战,这也是孙子兵法的另外一个重要理论,叫做胜战,后面也有重点提到这些。

这是我对计篇的简单理解,欢迎大家讨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