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全部歌曲,八荣八耻歌曲军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0 10:33:42

八荣八耻全部歌曲,八荣八耻歌曲军歌(1)

八荣八耻全部歌曲,八荣八耻歌曲军歌(2)

社火是民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环县特别在沿川一带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经过不断改革发展,至今仍为人民喜闻乐见。目前环县主要在曲子的双城、楼房子、五里桥、刘旗,木钵的木钵街、殷家桥,环城的十八里、红星、五里屯,洪德的河连湾、洪德街,车道的代掌、双庙,毛井的黄寨柯,芦家湾的花儿掌、吴大洼,八珠的苟塬,天池,演武等地均有分布。

历史渊源

社火,又称“耍社火”,它融民间音乐、舞蹈、杂技、杂耍、曲艺、武术、鼓乐、民间制作工艺于一体,其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是承袭秦汉时期的百戏逐渐发展形成的。宋代成书的《东京梦华录》卷十中,有关民间杂剧的一段记载,“十二月即有贫者三数人,有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号为打夜胡”,这里所说的正是至今仍存在于陇东民间的社火。

据初步考证,晚清时期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民初大盛且有了一定的规模。春官(也叫驿丞官、仪丞官或御程官)和鼓乐旗手开道,马队紧随,走家串户拜年恭贺新春佳节,然后聚集在大窑洞唱大戏。自1936年红军西征路过环县,流落在曲子一带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红军战士甚多,他们把家乡社火中很多精华传入环县,如江西的龙灯,湖南安徽的花灯,山西的花鼓,河南的狮子,山东的柳木腿,其与当地的跑马、地云子(俗称“地围子”或“地围围”)等传统形式相结合,给环县社火增添了奇光异彩,并由南向北发展。县西北的车道、毛井、芦家湾、小南沟等地社火受宁夏固原影响向南延伸,代表有车道的“跑场子”,毛井的“跑马马”等,其中车道代掌村的跑场子社火是民国10年从宁夏同心县预旺城传入,上世纪50年代曾参加区政府民间文化调演活动,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迎神、降祥、祛瘟等神秘、庄严的祭祀仪式

基本内容

社火锣鼓一般在腊月初十前后就出窝(即开演)了。经过紧张的排练之后,欢度了大年,县南正月初五,县北一般正月初九(九旺日)就正式出演了,直至正月十五,有的直闹到正月二十三日才偃旗息鼓。当地社火有连办三年、停三年的风俗。社火在形式上,目前环县南北有所不同。

县北社火以祛瘟消灾为目的,寄托人们一种向往幸福安康的生活愿望,其活动有严格的仪式程序性。社火由庙神指定具体人承办,称为“社火窝子”,由社火窝子承头,其他人自觉参加,选定社火领队即“社火头”,由社火头具体负责带领社火队,正月初九从“社火窝子”家中出发,遇庙降祥,遇庄瘟(即祛瘟)。围绕“迎神”“安神”“出坛”“降祥”“穰瘟”“谢将”“回坛”“烧醮”等仪式展开祭祀、舞蹈活动,直到正月二十三结束。社火队中有驿丞官(民间称春官)头戴官帽,身穿官袍,手持羽扇,立于写有“肃静回避”字样的虎头牌下,在举行迎神仪式或到农家祛瘟时,驿丞官就伴随锣鼓击奏,说四句一首的祝辞,如“门前一树槐,槐树挂招牌。乌鸦不敢落,只等凤凰来”等。一般不同地方,不同场合都有不同内容和格式。社火舞蹈成员有头旺子1人,手持伞头;二旺子1人,手持花牌子;头股子2人,持红旗;二股子2人,持花旗;伞灯子2人,掌圆伞灯;拉花姊2人,掌方斗灯;马牌子2人,执马鞭;赖(俗音害)老汉拿烟锅;赖老婆拿笤帚;共14人分列二队跑场子。跑场子分大场子和小场子,大场子按“绾簪簪”,“蝎子倒卷尾”“缠棉花”“蹬四门”“里落城”“外落城”(也叫双辫子)、“单辫子”“走圆圈”等顺序随鼓点跑碎步,打秧歌、派秧歌结束。正月十五到农家中祛瘟,主人可蒸三十六盏面灯,跑场子万灯(万,方言,绕着走的意思)。小场子直接从蹬四门开始到“单辫子”“走圆圈”“打秧歌”结束。整个活动中伴有“过关还愿”等民俗活动。毛井跑马社火中还保留有“马踏王营”“白马分鬃”等传统形式。

县南社火已发展为以吉庆娱乐为目的,流传的有威风凛凛的“春官老爷”、呆头呆脑的“傻小丑”、滑稽可笑的“害婆娘”、粗犷豪放的打鼓“先生”和排列整齐的马队,先“串庄子”挨家挨户踩院,接着就是闹“地台子”,大家自觉围成一个圆圈,周围以灯笼火把点缀,有排灯、植物灯、动物灯莲花灯等,在锣鼓的伴奏下,先说一段“春官词”作为开场白。“春官”一般由有一定诗赋基础、应变能力强、出口成章的乡民扮演。春官说罢,狮子龙灯打圆场,在紧锣密鼓中,龙灯飞舞,狮子滚爬,鞭炮齐鸣,一下子把社火节目推向高潮。随后便开始表演各种传统的和现代的文艺节目。有“跑马”“旱船”“地云子”“扭秧歌”“小品”“小曲子”“小歌剧”“曲艺”“杂耍”之类,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其中“旱船”是表现灵巧妩媚的“船姑娘”和悠闲自得驾船的“老艄公”施展各种精湛的船技战胜惊涛骇浪的场面。民歌演唱则由青年男女边歌边舞,互相穿插变换队形。内容有《十绣》《冻冰》《珍珠倒卷帘》《走西口》《十八姐担水》《十劝郎》《五哥放羊》等传统民歌及《环县好》《“八荣八耻”歌》等反映新时代风貌的现代歌曲。

“狮子”和“龙灯”是运用舞蹈形式表现这些动物的各种姿态,或扑、或滚、或跳、或旋、或立、或斗,灵巧生动,栩栩如生。狮子舞表演形式有“花打四门”“凤凰三点头”,传统的可表演上十三层板凳(现已很少有人表演),其鼓点为“鸭鸭拌嘴”。县南狮子舞由两个人合演,一武士手持绣球引逗嬉闹,俯仰翻腾。表演有文武之分,前者侧重狮子表情,动作文静细腻,诙谐可亲,动作有搔痒、打滚、舔毛、相依相亲等;后者动作强烈激越,有跳跃、跌扑、腾转等,着重表现狮子的威武强劲。其他节目大多是表演民间各种纠葛,演唱民间小调和杂耍,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情趣,表演幽默风趣,形式自由,有很强的娱乐性,如《过年》《买杂货》《坐花轿》《两亲家母打架》《赶毛驴》《猪八戒背媳妇》《张公背张婆》等戏剧杂耍。大型社火队由彩旗、锣鼓、狮子、旱船、大头娃娃、秧歌、高跷、芯子、彩车等组成,主要在过街行进中表演。“高跷”“芯子”多扮演历史戏剧人物形象,表现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如《关公保皇嫂》《西湖借伞》《朱成灯放饭》《孙悟空借扇》《孙悟空反天宫》《花碧莲捉猴》《唐僧取经》《盗桃》《蝴蝶杯》《水漫金山寺》《黑虎搬三霄》等。观芯子,称“观高台”,有抬芯子、背芯子、车芯子等多种类型,尤以车芯子为多。上世纪五十年代曲子双城南北街每年都举行赛社活动,1956年第一次加人女角表演,有诗可证,“南街社火耍得争,全凭张杜二凤英;北街社火耍得好,全靠一个丁蛤蚤”。

再说秧歌。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发展为民间娱乐的一种重要的歌舞形式,并且将它作为迎神赛会上的附属节目。清代《霓裳续谱》中就辑录有秧歌作品,所唱以故事曲最多,如《正月里梅花香》等。又据清人吴锡麟说,“秧歌,南宁灯霄之《农田乐》也。所以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说明自宋以来,每逢元宵节,农田乐——秧歌便在广场街巷表演了。随着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表演逐渐发展,有的“秧歌”便搬上了舞台。清人陆文嘉的《燕九竹枝词》中“早春戏馆换新装,半杂秧歌侑客殇”的文句,正反映了这种发展变化。从宋代《农田乐》的表演形式看,环县秧歌和它基本是一脉相承的。农村称闹秧歌为“唱秧歌”“赛秧歌”“打秧歌”。现在一般人所讲秧歌是指民间各种艺术表演活动,扭秧歌、跑旱船、转花灯、跑竹马、踩高跷、打霸王鞭、打花鼓的总称。其实秧歌是一种歌舞形式。由一个领头打着伞,秧歌队扮成各种人物,手拿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在锣鼓伴奏下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过街秧歌是行进时的舞蹈,大场秧歌是集体的大型舞蹈,往往变化出各种复杂的队型和舞姿。小场秧歌是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小节目或折子戏。如《小姑贤》《周文送雨》《刘海打柴》《秋莲捡柴》《下四川》《生霸王》《张连卖布》《钉缸》等。二是指秧歌伞头、跑旱船的艄公、转灯的领头根据固定的曲调歌词或即兴编的歌词,在热烈的锣鼓伴奏下或独唱、对唱,或一领众合,边歌边舞。环县车道代掌“跑场子”保留了传统的“打秧歌”“派秧歌”的古老形式,是秧歌传统表演的活化石。打秧歌是娱神娱人的一种形式,它是社火“跑场子”结束后,由头旺子(伞头)先唱,后按顺序派由二排旺子、头排股子、二排股子、拉花姊分唱。如“上了场子把头抬,天官赐福降祥来,一赐福来二赐财,三赐麒麟送子来”,“高高山上一树桃,手攀桃条派秧歌,这个秧歌该谁唱,二排旺子唱上来”。甚至还保留有“太阳出来渐渐高,瞭见我娘家的古树梢,古树梢上锦鸡叫,我受的磨难谁知道”等反映古代劳动妇女心声的歌谣。

有灯有火是社火的突出特点,因此在晚间演出效果最佳。如曲子社火中的传统节目“跑竹马”“地云子”是传统社火中的精华。曲子跑竹马的来历,据老艺人讲,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曲子正月十五出社火时用马报子,三至五个头裹红绸,身着士兵服的报子,骑一头系红绸、胸挂铜铃的马,上街游走,以传消息。另一说法,过去富人家多养马,正月十五这天备马佩新鞍,铺新褥,戴新轡,挂新镫,游街、赛马夸富,后逐渐演变为做成道具,由青少年表演的社火节目,亦称“跑马马”。“跑竹马、万(绕着走的意思)花灯”社火由20人组成,其中马马8人,花灯12人,在双手掌小旗的领马人引导下,随着激越的鼓点,分别跑出“绕8字”“蛇摆尾”“缠棉花”“跃马”“跳涧”“辫蒜”“花四门”“五梅花”“九盏灯”“十二盏灯”等花样,变化丰富,热烈火爆;“地云子”是舞者身穿落地围裙,裙边缀一圆盘,圆盘上装饰四朵纸制莲花,花心内点蜡烛,在管弦乐声中碎步行进,轻歌曼舞,在夜色的衬托下如荷花仙子漂于水上,轻盈迷人。

相关道具及制作方法

伴奏乐器分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文场乐器有唢呐、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扬琴、水梆等民间乐器,可为小戏曲、小演唱、走场子等伴奏。武场乐器有牛皮大鼓、饶、铰、锣等打击乐器,用以“跑场子”“耍狮子”“跑马马”“耍龙灯”“跑旱船”、武将交战等节目烘托场面气氛,招徕观众。传统鼓点打法有“长新鼓”“羊刨麦”“狗刨门”“磨鼓”“鸭鸭拌嘴”“凤凰三点头”等多种。

服装:社火服装主要是戏剧服装。过去社火服装就地制作,服装图案多为手绣,现在古装戏剧人物服装以购买为主,服装图案变为机绣。

高跷:民间称柳木腿,一般用柳木椽制成约3尺左右的长方形柱体木腿,在上半部约1尺的地方安装一长条(以脚宽为宜)横板,脚踩在横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绑在人体的小腿上。身着历史戏剧人物服装,一般扮演的有《关公保皇嫂》等剧中人物,在强烈节奏的锣鼓音乐伴奏下,做行进队列或场地定点表演。

芯子:一般在小型拖拉机或小型汽车上固定一根或几根丈余长的木橡或铁杆,再在杆的顶端绑成莲花形或其它形状的悬体物,这就是芯台。芯台上再将一两个或多个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着戏剧服装,做简单动作造型,在行进中表演玄妙、惊险的动作。

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粘糊,由船姑娘驾船,走碎步,犹如船在海中行走样,由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桨板,做摇船、掀船、搬船样。

跑竹马:马的制作,过去是用群众家中的破筛子和竹子、红柳条做骨架,扎成马形(也有驴形),马背留空,无腿,外糊麻纸,再用红、白、黑三色纸铰出三样马毛,粘贴成红、白、黑三色马,马身以下经围不同颜色布。现在用粗铁丝做成骨架,后用红、白、黑平绒包围,下级围布即可表演。表演者腰围竹马,宛如骑马一样,男女成双成对,编队穿梭奔驰,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

地云子:地云子道具过去为方形,用木棍做成长方形框,四角有柱,沿柱做灯架,中心留空,用纸糊面,铰长穗贴于四周。现在改为圆形,用细钢筋做骨架,形如荷叶,中间留空,外围有四根支柱,纸糊表面,上做四朵纸荷花,花心中空点蜡烛,用彩纸铰长穗贴四围,另有四朵荷花高起,使其突出丰富。地云子据老艺人李昌林传说,一由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演变而来,筏子被船代替后,筏子便渐渐被改为社火表演节目。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一兰州人传人环县曲子,50年代时改为方型,加古装人物,起初由老翁持桨带引表演,有号子,跟鼓点跑,1973年经环县文化馆郑志林、付百林、杨树湖改进为荷花舞即现在的形式,用民乐伴奏,成为民间小曲《扬燕麦》的专用舞蹈。

斗灯:用木框做成形如木斗,上大下小,斗下安木柄。外糊白纸,角饰纸花,内点蜡灯,既是表演道具,亦可照明。

伞灯:用木框作圆形,安木柄,平顶糊纸,中心画太极,边沿饰远古八卦图,外围饰五彩纸长穗,表演由头旺子引领舞蹈和指挥锣鼓所用。

花牌子:用竹子、芦苇等材料编制成形如椭圆的牌子,固定于一木柄上,外裱彩纸,饰满小纸花,下级绣球、荷包等手绣民间工艺品多个,表演中游人可摘回家以求吉祥,但需摘一还三。

花灯:也称转花灯,是曲子金村寺传统《转花灯》舞的道具。纸扎彩灯,安长柄,能转动。表演时要花灯的人身穿阴阳衫,戴毡帽,白须,扮老翁,转动花灯,在热烈的锣鼓伴奏下带领其余的人边歌边舞,并用特殊韵调歌唱吉利话,称为“喊诗”。

狮子:狮子的制作是找一土块先刻狮头模子,用麻纸贴糊多层,干后用白粉刷白,用颜色画五官成狮头,布制狮身,黄麻为毛,颈系铜铃,由两个人合演。

传承情况

环县社火的传承南北有所差别,县南曲子一带将社火老艺人称“社火模子”。据现在知道的仅曲子双城较为著名的有已故老艺人刘大元、杨二、杨三、肖旋风(外号)、丁蛤蚤(外号)、王新顺为第一代传承人,高泰、朱文渊、肖俊房、郑廷志、谷正为第二代传承人,现在世的有王天明(80岁)、梁德金(80岁)为第三代传承人,李玺(68岁)、郑志林(65岁)、谷元庆(50岁)为第四代传承人。

车道代掌村孙寺洼清洋寺,据传古有社火,同治回乱后失传。现在的社火据86岁老艺人马怀德说,其祖上居宁夏同心县预旺城。民国10年前后,其父马彦芳(1897-—1975)因做牛马生意来到车道,熟悉后,从同心县预旺城带来三、四人,二次办起社火。民国21年马彦芳全家迁居车道代掌村孙高庄,民国22年,12岁的马环德开始参与耍社火,1947年战争开始后停止。1950年后又办起,直至1958年大炼钢铁时停止。1982年又由代掌村陈志超、孙荣忠、王西掌村的王怀章、王国栋等负责办起,活动三年,到1986年结束、停办21年。2007年3月环县文化局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进行抢救性恢复,原来所用鼓、服装已全部毁损。代掌村社火从民国10年办起至今,说诗艺人传承顺序为孙佐禄、王怀珍、孙维新、王毓秀、王怀章、孙维文、王生龙。击鼓艺人传承顺序为马彦芳、王治民、马定吉、孙维元、王国栋、孙维山、张吉民、孙佐华。领旺子艺人传承顺序孙赵兴、陈志超、滑金鼎。

保护措施

1936年,红军长征路过环县,将江西的龙灯、湖南和安徽的花灯、山西的花鼓、河南的狮子、山东的柳木腿等全国各地社火中的精华传入环县。

1937年,马锡伍在曲子调演社火。

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新秧歌运动”,曲子、木钵一带也开始有了“兄妹开荒”等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

1958年前,曲子双城南北街每年都举行赛社活动。

1958年,曲子双城南街社火首次加入女角演员。

1973年冬,环县文化馆抽调群众文化工作者前赴曲子双城村协助恢复办起当地第一支社火队,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创新,使其更为完善。1974年,文化馆群文工作者郑志林在曲子双城村首次改革传统的地围子为“荷花舞”,并演出成功。

1986年,环县文化馆组织曲子社火跑马队73人赴西峰参加第一届全区文化艺术节,获得二等奖。

1996年8月份,环县社火“跑旱船”表演在参加庆阳祝长征胜利60周年,盐池县解放五十周年文艺调演中荣获二等奖。

1996年9月份,八一电影制片厂南京军区政治部合拍电视剧《和平年代》,环县赵沟门社火被搬上了屏幕。

1996年,曲子社火“跑马”表演队在庆阳艺术节汇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1997年春节,举办了首届环县社火专场晚会,社火被搬上了舞

2000年春,全区社火调演,曲子秧歌“跑马”获三等奖。

2001年12月,环县文化馆编印《春节社火演唱》资料1册。

2005年,曲子社火获全市春节社火调演跑街游行组织奖。

2006年元宵节,全市春节社火调演,曲子社火“十八姐担水”获优秀表演方队奖。

2007年,环县文化馆编印《2007年春节社火演唱资料》1册。

2007年3月,组织保护工作人员对车道代掌村仪式性社火进行抢救挖掘恢复。

1973年至2007年以来,几乎每年组织社火在春节期间进城踩街。

多年来环县社火曾接受过中央电视台《长城》摄制组、新华社记者、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甘肃电视台、甘肃日报社、甘肃画报社、庆阳电视台记者等媒体的多次采访拍摄报道。

黄泽元在庆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上的致辞庆阳的秋,丰收是最美的底色环县:襟带四方之地 多元文化之区庆阳,一天内美出四种色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