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税”,大家逃不掉了。
近几年,消费者多了一些食品和饮料的新选择:食品饮料包装上经常性出现一些“新名词”:0糖、玻尿酸、胶原蛋白...但为了避免被“营销套路”,或是被“降维打击”,消费者对这些概念进行了热烈讨论。甚至一度这些“新名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豆瓣小组“滚蛋吧,这个是智商税!”,甚至聚集了一万多人参与讨论。在小红书上搜索“智商税”,有超过18万篇“智商税”相关的笔记。而在微博上,也有多个“智商税”话题标签的阅读量破亿,讨论量破万。不同的平台上,都不乏对食品“智商税”的讨论。
豆瓣小组讨论“智商税”相关话题;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小红书上有超过18万篇“智商税”相关笔记;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我们发现往往被称为“智商税”的产品,在电商平台销量却很高。既然有很多认同“智商税”的存在,为什么仍然有人“不听劝”,止不住买买买?
“智商税”到底存在于哪里?如果说有一种0糖饮料叫“智商税”,其实什么都可能是“智商税”,谁也别想逃:褪黑素是“智商税”,无糖食品是“智商税”,有机食品也是“智商税”……太多了,列举不过来。我们发现,不管是消费者或是业内,对于“智商税”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共识。
“智商税”是个伪命题吗?
不管它是否是伪命题,抛开“智商税”这个话题本身,我们更想看看,消费者的需求和动机是什么?被有的人称为“智商税”的产品满足了什么需求。
一、如果逃不掉,那就享受“智商税”吧一位喜欢尝试新事物的朋友表示:“智商税太多了,根本就逃不掉”。我们也先来看看,一般在哪些情况下会遭遇“智商税”。
1、产品溢价过高
我们之前讨论过中国食品行业的“高端化”趋势,除了产品价格低、和大牌产品效果类似的“平替”,市场上也出现了一大批“贵替”,作为平价同类产品的“升级”。“消费升级”是消费的大趋势没错,但是如果定价高到脱离产品本身,或者远消费者能支付的溢价,就容易引起“智商税”争议。
比如最近有博主称体验了一回“中式日作(omakase)”,客单价为人均两三千人民币,但只是“普通中餐”生搬硬套omakase形式。非常具有“冲击力”的描述,引发了超过20万网友的热烈互动讨论,有评论称“这叫周瑜打黄盖餐饮”,还有人自嘲说“因为定价过高,没有割到我的韭菜”。
引发讨论的“中式日作”话题;图片来源:微博@大咕咕咕鸡
2、冲动消费
我们在采访时也发现,在消费者多次无法成功逃脱的“智商税”中,很多其实都是冲动消费引发的。由于对新产品充满好奇,但在缺乏理性判断的情况下,就会被品牌宣传文案刺激购买。
毕竟,现在各平台的带货文案和话术,真的很难让人拒绝。网上甚至有“种草文案词汇包教学”,例如 “XX真的绝!”、“值得再发一次!强烈安利”、“答应我,一定要试一试”,作为普通消费者怎能不心动?一位品牌市场负责人也向我们表示了对营销环境的担忧:社交平台早期多是自发的安利种草,现在转而出现了“流水线”式的软广。消费者很难辨别哪些是用户自发的推荐反馈,哪些是博主“不带感情”的软广任务,也就容易买到不合心意的“智商税”。
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有部分受访者“很清醒”。他们遇到过比如“产品有美国XX机构认证”,“我在和客服索取相关认证证件时,客服不理我了”;“营养专家推荐”,“‘营养专家’其实不是拥有注册营养师等资质的专业人士”;“产品荣获XX奖项”,“我去查了下这个奖,这个奖好像有上千个获奖产品”……“二次验证”已经成为少数人的消费习惯,但也有消费者因为“专业背书”和“荣誉”而购买了产品。
3、对功能性期待过高
此外,最近几年功能性食品走向热门的同时,也遇到了质疑声。许多科普测评博主提出,现在有很多超过百元的功能性维C软糖,但一小瓶OTC医用维生素C只不到10元,OTC维生素C成分相同甚至含量相对更高。视频一时间引起十几万网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