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如何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和环境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1 11:18:22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南极,这片“地球上最后的净土”,在人们心中是遥远、美丽而无比纯净的。然而,近年来,有关南极的消息却越来越令人担忧——从2018年年初,在大部分冰雪样本中发现微塑料和有害化学物质,到今年1月,海冰面积达历史最低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使南极原本就很脆弱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威胁。

不久前,由来自26个国家的90名生态环保领域的研究者参与的女性科学家南极考察计划“家园归航”项目组,登上了南极大陆。她们与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研究人员共同探讨环境问题,并呼吁人们关注南极生态问题。

如何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如何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和环境(1)

南极海岸边大片裸露的岩石 罗易摄/光明图片

南极,正在变热

根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消息,2018年12月以来,南极周围的海冰以每天253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减,达到1978年有卫星记录以来的最快速度。据了解,在过去的25年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超过3万亿吨的南极冰融化,其中75%是在近10年中融化的。一系列迹象都在表明,南极冰盖正在加速融化。

数据上的变化或许让远在重洋之外的人们感到有些抽象,但常年在其中工作的科考人员却对南极越来越热这一现象有着非常直观而深切的体会。

“我的工作是研究两种生长在南极的植物,通过长期观察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来判断气候对环境的作用。”本次“家园归航”项目组中的科学家、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物系教授莎朗·罗宾逊说,她研究南极生态已经20多年了,如今气候变暖,让南极更加温暖湿润,以往的岩石地区长出了植物,数据显示,1950年以后,苔藓的生长速度是之前的四到五倍,南极变得更绿了。

海平面上升是南极变暖的直接后果之一。目前,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3.4毫米左右,其中南极洲的冰川融化带来的水量占到三分之一。而南极大陆所储存的巨量冰冻水如果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58米,届时,许多美丽的海岛和沿海城市将不复存在。

另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南极的众多生物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威胁。1975年至2003年期间,在南极半岛西部,融化的海冰导致南乔治亚岛周边的磷虾减少了七成,部分品种的企鹅、座头鲸等以磷虾为食的动物面临着食物短缺。此外,依赖海冰生存的帝企鹅、阿德利企鹅也面临着繁殖栖息地越来越少的状况。

“帝企鹅利用海冰来筑巢、喂养,但是气候变暖了,冰变少了,这些品种的企鹅都来到了半岛上,会竞争资源,像阿德利企鹅就得越走越远,向南移动寻找更寒冷的地方筑巢。”莎朗·罗宾逊说。

据统计,近50年来南极的气温上升了近3℃,是全球变暖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而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将更加剧烈。

“随着气候变暖和臭氧损耗,更多的海洋热量将被输送到这些区域,冰盖加速融化,这将导致未来几十年南极洲海平面持续上升,进而影响到大气环流和洋流,使全球气候的变化更加复杂,也可能让其他纬度的一些地区变得更冷,更干燥。”美国南极科考站研究员、宾州里海大学地质系教授于子成说。

如何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如何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和环境(2)

处于繁殖期的阿德利企鹅 罗易摄\光明图片

南极游,也在变热

随着经济水平、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从纪录片中窥探这片美丽的冻土,而是选择亲身前往感受南极的魅力。2018年,全球共计有51000多名游客到访南极,近三年来的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15%以上。

尽管《南极条约》对此设定了强制性保护措施——包括限制500人以上的游轮靠岸、每次登陆游客不得超过100人、距离企鹅不得少于5米,禁止旅游者进入南极特别保护区等,但南极生态的脆弱和不可修复性,仍然受到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所带来的严峻挑战。

“我们在下船、登上南极大陆之前,每个人都要穿上严格消毒的统一服装,防止将外来物种和微生物带入。”参加本次科考项目的90后深圳女孩、社会企业创业者罗易说,但仍有防不胜防的情况出现——一种来自格鲁吉亚的摇蚊已经开始大量繁殖,对当地土壤环境形成威胁。“此外,目前对人类可在南极使用的物品,例如防晒霜、沐浴露等化工制品也并没有明确的限制,这些都可能会对南极的生态造成影响。”

尽管近年来游客追赶、惊扰动物等恶劣行为已经减少很多,但废弃物等污染的压力仍然随着游客量的增长而加剧。

“根据现有的公约,游客们在南极活动所产生的一切废弃物都必须通过邮轮带回去,各国科考站所产生的废弃物必须运回自己的国家。”在阿根廷乌斯怀亚至南极的往返邮轮上工作的船员安德鲁说,然而观光邮轮仍然存在漏油等污染隐患。

此次南极之行,“家园归航”项目组中来自美国的医生克里斯汀在海边捡到了一块玻璃,这让她感到难过。“虽然登上南极大陆令人惊喜,但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人类的活动正在影响这里。”克里斯汀表示,她要将这块玻璃带回美国给她的学生们看,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都负有保护这片净土的责任。

保护南极,中国在行动

随着人们逐渐揭开南极神秘的面纱,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南极,统计显示,我国赴南极旅游的人数也在快速增长,2017至2018年旅游季达5324人次,同比增长了25%,超越澳大利亚成为第二大客源国。而10多年前,每个旅游季造访南极的中国人只有约100名。

“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今年或者明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南极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家园归航”项目负责人莫妮卡说。

随着国内“南极游热”的升温,我国各相关部门也正在加快行动,从立法等层面划定南极活动的红线,主动承担起保护南极的国际责任。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我国已将南极立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交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起草和提请审议,目前已处于立法调研和制度论证阶段。

事实上,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在2018年2月,原国家海洋局已发布了《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对考察、旅游、探险、渔业、交通等南极活动作出明确的规定。

而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全球变暖等更广义的层面上,我国也正在作出一系列令世人赞叹的不懈努力——今年2月,一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卫星数据研究显示,地球在过去20年间变得更加“绿色”,增加了550万平方公里的植被,其中的25%都是由中国贡献的。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1.66%,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此外,积极履行《巴黎协定》缔约方的承诺,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并推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也为我国带来了一系列国际好评。“中国对气候变化一直承担起国际责任,并且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所以现在正在通过科技手段来发展各种新能源技术,这些都是很好的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前执行秘书克里斯蒂娜·菲格雷斯说。

“南极的问题看起来在很遥远的远方,但其实都和我们‘家’里的环境问题息息相关。例如三江源、祁连山等国家自然保护区也面临着冰川消融的威胁。此外,很多农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遭遇极端气候灾害和环境污染,从根源上来说,都需要积极应对全球变暖,坚持可持续发展。”罗易说,“保护南极,不应该只是科学家的事,除了全球各国采取的政府间合作和国家的努力,每个公民也都应当行动起来。”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30日 06版)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