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在的话说,韩非与李斯有同窗之谊,韩非最后又是死于李斯之手,两人之间的感情往往被后人揣测,到底是惺惺相惜呢还是互存嫉妒之心,又或者说,都想将对方置之于死地。
李斯比韩非厉害?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有很多人都对韩非的著书和理论持不赞同的看法,并且将韩非与李斯做对比,他们认为:与韩非相比,李斯出身不高,但在秦国地位比较高,还深得秦王重用,而韩非呢,在韩国不得重用。这一点证明韩非子无能而李斯厉害,再有,韩非早早死于李斯手下,而李斯活着见证了秦王登帝,天下一统的局面,李斯活得时间比韩非长,所以李斯比韩非厉害。
不得不说,从表面来看,这两个观点很符合我们普通人的想法,人这一辈子,工作往高处走,寿命往长处走,在别人眼里人这一辈子就算成功了,可以当作所谓的别人家的小孩来指导别人了。
李斯和韩非的出身但,事实当真如此吗?首先说出身,两人相比,韩非出身王侯,李斯出身平民,从表面看来,两人的身份确实天差地别,韩非的身份明显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正是因为李斯是平民,他对自己国家的感情和忠诚度远没有韩非高,他可以为了自己将来的权势地位去攀附强大的秦国,去尽情地发挥自己所学的佐王之术,秦王也不会对他有太多的顾忌。
韩非是韩国公子,他的出身使得他对韩国的感情和忠诚度远高于李斯,他的理论他的思想他的政策都是为了韩国能够强大起来,他去别的国家施展抱负和别的国家重用他的可能性极低,总之,韩国配不上这个举世之才。
再有,韩非死于李斯手下,寿命比李斯短多了,所以李斯厉害?都知道做物理实验还要控制变量,时代背景下的大环境是人可以控制的吗?"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①,秦王读了韩非的书后赞叹不已,甚至立即崇拜上了能著此书的人,于是问李斯书是谁写的,李斯说作者是韩非,于是秦王非常崇拜欣赏韩非,甚至以韩国的安危来威胁韩王将韩非交出来。
韩非的能力于是韩非以韩国使者的身份到了秦国,韩非始终是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上去游说秦王,但若说服一个人必须要站在人家的立场上,从秦王秦国的利益出发去讲先打赵国能得到什么好处,先打韩国的弊端。不管是李斯忌惮嫉妒韩非还是单纯地从秦国立场出发,他观点是先打韩国,在李斯的奏章里,韩国弱小且近,最好拿下。
两人的观点相对,而秦王被韩非的观点久久影响,从《秦始皇本纪》中来看,在李斯给秦王建议先灭韩的后,长达6年,秦国部署的战略全部是针对赵国的,韩非被毒死一年后,秦国才把矛尖指向韩国。拖了七年,这是什么概念,对于想要一统天下的秦王来说,七年能征收多少领地了。彼时的韩国只有颍川和南阳两地,强大的秦国还是没敢一口把韩国吞下,而是花了两年的时间逐个击打。
由此可见,韩非的舌辩之术和能力堪称顶尖之流,作者认为,就这一段而言,韩非是比李斯强上许多的。当然,李斯的能力也毋庸置疑,从秦国一众谋士中脱颖而出,自然不是普通人。
韩非之死至于韩非之死,许多人都认为是李斯妒忌,秦王欣赏韩非,是被李斯等人进言才误*了韩非,然而在作者看来非也,秦王欣赏韩非的理论思想,是因为这能为他的霸业提供帮助,当他的霸业受到阻碍和威胁,他会毫不犹豫地处理掉那些阻碍。而韩非毕竟是韩国公子,他被放回韩国后威胁是极大的,秦王清楚他的实力,而留在秦国,他的舌辩之术已经影响到秦国的战略安排,从这些看来,不管是秦王还是李斯姚贾,韩非在他们心里都是一个必死之人了,只是缺一个契机而已,此时,勇敢的李斯站了出来。
刘邦曾说:"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②,也就说李斯这个人喜欢把善的名声给领导,自己背锅,这也是他为什么得秦王重用的其中一条为臣之道。
参考文献:
①②:《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