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一生图片,郭沫若简单资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1 16:31:57

1938年4月8日,汉口,陈诚、郭沫若等在抗日游行活动上

郭沫若很多地方的确惹出来很多争论,但是对于他曾经做过的正义之事,不能忘记这样一位作家,曾经是一个抗日的豪杰。如果单单拿出来他的缺点,的确有失公允。

除了“机会主义者”,大家争议的还有一个地方就是他在考古方面的事情。网络一直流传过郭沫若打开了定陵墓,打开之后对文物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现在只要提到此事,网络都是骂声一片。当然,作为一个考古学家,对于如何保护文物,应该更加科学,而不是以损毁为代价。

但是,有学者认为,郭沫若打开定陵墓地不是他一个人做主的。他也是一个执行者,他曾经汇报上级先不要打开此墓地,但是没有得到回应。所以郭沫若就遵从了命令。当然这不能为他开脱,因为这也属于“中庸之恶”,作为执行者也需要抱有一定良心,而不是简单听从。作为一个考古学家,是有一定的职业理想的。

郭沫若一生图片,郭沫若简单资料(9)

郭沫若早些年受到的这些争议,大致就这几方面。作为一个多面性的杂家,他不仅仅是文学家,而且上过战场的军官,还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考古学者,这样的人受到争议是必然的。但是不能因为他的缺点和过失,就抹*他的贡献。

三、晚年郭沫若,儿子都看不起他,86岁的遗言道出文人初心

对于郭沫若来说,让他无法原谅自己的恐怕就是动荡的运动年月。在那个荒诞的时代,身边的朋友都在明哲保身,而他也不能独善其身。作为一个巨匠,他必须要有所表示。但是那个时代,也有文人坚守了底线,但是郭沫若却一直写“应景诗”,总是想着明哲保身,以至于让自己的儿子都看不起他。

五四时期,郭沫若开一代先锋,写出了《屈原》的话剧,剧中指着宋玉大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他写出《女神》伟大的诗篇,他曾经为了保卫革命的果实放弃大好前途去发表檄文讨伐蒋介石,这样一个人,晚年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郭沫若一生图片,郭沫若简单资料(10)

郭沫若、于立群等人观看傅抱石作画

当时无论是文坛还是高层都流传一句话: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这个调侃一样的笑话,郭沫若当然内心很明白,可是又能怎样呢,他到了亲生儿子都无法对他认同的地步。当时他儿子的好友回忆,在1962年的时候,一个大豪宅郭家的院子门前,他看到了郭沫若。

那个时候郭世英也就是郭沫若的儿子指着他的老爸的背影,对同学说,这个就是你们崇拜的大偶像,不过是装饰这个社会的文化屏风!当时语气十分的不屑,他对他的父亲有一种失望甚至埋怨的情绪。如郭沫若这样的才子,这样曾经倔强过的文人,如今也如此的这般。

其实之前巴金写过《忏悔录》,在那个年代,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境地,人和人之间没有了最基本的信任。大家在那种无理性的状态下做出了“违背良心”的事情。不过,有人说过郭沫若在那个年代从未落井下石,从未穷凶极恶,从未给人乱扣帽子。

他为了自保,变得和以往不同,很多人评价他是马屁精,是两面派,是丧失了文人的风骨,但是,有的时候在那种情况,或许很多人还不如他。当然,这样不能算是为他开脱,只是说明,特殊年代特殊时期,他选择了自保,选择了让一家二十多口人能够度过那个时代。之前郭沫若或许还有一种文人情怀,后来的郭沫若变成跳梁小丑,其实必须在特殊情况下考量。

郭沫若一生图片,郭沫若简单资料(11)

郭沫若在运动开始的时候,立即宣布自己之前一切的作品都作废,他要开始新的写作。他是文人当中政治地位最高的,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地位。后来老舍无法做到左右逢源,选择投湖自尽,其它作家纷纷下放劳改,而郭沫若的两个最爱的儿子,都相继死于非命。

白发人送黑发人,除了在黑夜中独自悲伤以外,他也不能为外人道出自己的悲痛。他甚至连自己的秘书都信不过。当时儿子郭世英出事,郭沫若都无能为力。郭世英是一个充满文艺激情的年轻人,他在北大成立诗社,和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写诗,诵读诗歌,甚至讨论西方哲学。但是这些事情被一些人看不惯,于是某些“化学反应”的事件爆发了,牵连出一串的人,加上郭沫若的地位,郭世英成为了中间博弈的对象。

爱子被关押,郭沫若本想找*去营救,可惜那个时候他一念之差,没有开口,导致不几日,爱子不知为何为窗户跳下,双手被绑住,浑身被打的遍体鳞伤。之后,尸体匆匆被人带去火化。郭沫若闻讯,和妻子于立群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他带回儿子的日记,坐在案前,抄写了整整8本。6年后,郭沫若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曾写诗云:“岂甘樗栎悲绳墨,愿竭驽骀效策驱。”,一句看出其内心的恐慌。

郭沫若一生图片,郭沫若简单资料(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