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根据这些相似点,许多学者都认为无支祁就是孙悟空原型,吴承恩是从吴昌龄作品中得到灵感才创造了经典的孙悟空形象。
鲁迅也在《中国小说史略》认定孙悟空的形象是来自于无支祁,并表示:"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对于鲁迅的主张,一向崇尚外来文化的胡适表达了反对,他说道:"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根据胡适的观点,孙悟空的形象是随着传入中国的佛教、印度教传说而到来的,其原型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
在史诗中,哈奴曼是猴王须羯哩婆手下的大将,它神通广大,帮助主人公罗摩救出了妻子悉多。在另一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哈奴曼则是出场向人们宣扬种姓制度。
总之,它是享誉印度和东南亚一带的神猴。
对于胡适的观点,著名学者陈寅恪、季羡林都表达了支持,但大体上,这不过是"中华文明西来论运动"导致的盲目吹捧西方。
首先,哈奴曼的形象是服从天神的权威、对上位者绝对忠心的,而孙悟空则是从不畏惧权威,甚至对其时常蔑视和挑衅;其次,正如上文所言,哈奴曼向人们宣扬种姓等级制度,而孙悟空身上则体现着追求自由、敢于斗争,这一点从它自封的"齐天大圣"就可以看出。
孙悟空的形象大致来自无支祁,而它的名字,则被认为取自于唐朝高僧悟空。
悟空法师的俗名叫做车奉朝,他从小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因为人孝顺闻名,后来他投身行伍,一直做到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
天宝九年(750),西域罽宾国遣使归顺唐朝,玄宗皇帝大喜,派出四十余人的使团护送其使者回国,车奉朝便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