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松图
枯龟受灼宁生灵
中兴二年(502),萧衍篡齐夺位,成为新的皇帝,但国号却迟迟未立。陶弘景因早年间曾与萧衍交好,见此情况便引自各图谶,建议定国号为“梁”。接到陶弘景弟子送来的手书,萧衍非常高兴,遂立梁国。后来萧衍多次诏他入朝为相,他却始终认为庙堂不比山间。萧衍不知缘故,只能问他“山中何所有?”,陶弘景作诗回复:“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虽然诗中清楚地表明了他的态度,然而萧衍并不死心,不仅赐他鹿皮巾,之后还屡加礼聘,无奈之下陶弘景画了一幅《二牛图》送给萧衍。
画中两头牛,一头嬉戏于水草之间;另一头则戴着黄金笼头,被赶牛人赶着向前。这是根据“曳尾龟”的故事创作而来。传说楚王曾遣人请庄子出山,庄子说楚有神龟,死时已三千岁,后被国王用锦缎包着放入竹匣,供奉于宗庙中。他问使者此龟是愿死而贵,还是愿摇着尾巴活在烂泥中。使者回答:“自然是后者”。于是庄子表示自己就是这么一只曳尾龟。萧衍自然知道这个故事,所以他一看陶弘景的画就乐了,感叹道:“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从此也不再劝他入仕,但每逢大事还是会问他的意见,这也才使他有了“山中宰相”之名。
岭上白云多,句容茅山
箴言是实宁非虚
因为除了科学先驱之外,陶弘景还有一个爱好修仙的道士身份,所以在他的传记中也不乏怪力乱神之事。
建武元年(494),陶弘景梦见宜都王萧铿来与他告别。他曾做过萧铿的侍读,两人关系甚好。尽管陶弘景不知此梦何意,还是遣人去王都问候萧铿,结果得知新即位的齐明帝对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大肆屠戮,作为萧道成第十六子的萧铿也未能幸免。这件事也被他记录在自己所著的《梦记》中。
侯景之乱
再后来,他算出梁朝国祚将覆没,因而预先写了一首警示诗,诗曰:“夷甫任散诞, 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诗中的“夷甫”和“平叔”,指的是晋朝玄学清谈领袖王衍和何晏。他打算借诗抨击误国的清谈之风,以警醒世人,但梁朝人并不听劝,人们“竞谈玄理,不习武事”。数年之后,羯族武将侯景反动叛乱,果然占了昭阳宫,这就是历史有名的“侯景之乱”。
不过侯景的得意和梁朝的动荡,陶弘景都看不到了,因为在侯景之乱爆发的六年前,他就过世了,享年八十一。《南史》记载,他死后“顔色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日,氛氲满山”。若记载无误,那修道修了一辈子的陶弘景,大概真成仙了。
陶弘景
道教历来多奇人异士,除了陶弘景你还知道哪些厉害的道家人物?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若本篇内容对你有所帮助,那赶快分享给其他人吧!
———————▼—完—▼——————
添加关注,了解更多冷门历史。
也可搜索“每天学点冷门史”或点击文章底部“了解更多”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