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经典诗句,南北朝陶弘景诗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1 17:38:26

陶弘景经典诗句,南北朝陶弘景诗句(1)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南北朝时期,是书法艺术字体演变由稚嫩向成熟蜕变的关键时期,历经秦、汉,在这一时期终结。因此,魏晋南北朝在书法艺术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使得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日臻完善。

现代书写的标准化字体在汉代时期就已经基本定型,汉代的隶书是当今汉字书写字体的根源。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与此同时,行书和草书开始出现。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完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了汉字书写的伟大变革,最终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时,楷书、行书和草书逐渐走向成熟。

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发展完全由被动推进转变为自觉演变,上到帝王,下到市民老百姓,都将书法作为普遍的艺术追求。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普遍盛行,这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一时期,文人开始有意识地追求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并且将自己的书法理论应用于主动实践,由此带来的书法流派不断增多,逐渐形成文人流派书法的大变革,又由此带动了书法理论的发展,最终使得书法艺术从理论中指导实践,又由实践中总结先进的书法理论。

南北朝时期,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字体日臻完善,完成了从稚嫩向成熟蜕变的进程。而且,社会大环境的进步发展,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创作。因此可以说,南北朝,是书法演变的重要时期。下面我们一起陶弘景书法作品。

陶弘景经典诗句,南北朝陶弘景诗句(2)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撰成《真灵位业图》,排列了包括天神、地祇、人鬼以及群仙众真在内的等级森严的神仙世界。他还整理《神农本草经》,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的新药,编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记载有药物七百余种(原书已佚,现在仅存敦煌残卷)。其著作很多,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药总诀》、《华阳陶隐居集》等。能书善画,通琴棋艺术。书法工于草隶,其画清真。书画有《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等。

陶弘景经典诗句,南北朝陶弘景诗句(3)

南北朝时期药学专家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赏析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征的一封回信。谢中书,名谢征,字元度,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豫章王记室,因曾任中书鸿胪,故称“谢中书”。

《答谢中书书》这篇山水小品,描绘了江南自然山水之美。全文仅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等各类皆备,可谓尺幅容千军,片言阅百意,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与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堪称“骈体双璧”。

《答谢中书书》一开始,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感慨作为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

陶弘景经典诗句,南北朝陶弘景诗句(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