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他跟着两千万的同龄人一起远赴云南,做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在云南的那些日子,可以说是他经历过的最艰苦的岁月。每天他们的任务就是被分配到云南最边远的生产队去砍树,不断的砍树。
后来因为陈凯歌会打篮球,2年后他当了兵,离开了云南。
1971年,当他回到北京探亲时,在当时才刚50岁的父亲身上,他再找不到以前的意气风发。陈凯歌看到父亲满身衣衫褴褛,牙齿掉了很多,整天拄着扫帚在打扫厕所,还时不时对人弯腰示好,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从小对导演并不感兴趣的陈凯歌,幼年时期有着偶尔去父亲所在的片场探班的经历,这也在他的心底埋下了一颗志要做导演的种子。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全面恢复本科招生,陈凯歌决定报考。
在得知他要报考电影学院的消息时,父亲陈怀皑最初是反对的,因为他深知干导演这一行有多辛苦,他不希望儿子受苦。但看到陈凯歌的坚定态度后,父亲只对陈凯歌说了一句话,“你万不可放弃,我只要求你这一点,你*再苦都不能放弃。”
陈凯歌回答父亲说,我会记着的。
多年后,当陈凯歌也变成一个父亲,当他的儿子陈飞宇要入行做演员的时候,他也把父亲对他说的这句话送给了儿子。他告诉儿子,如果你做演员是想着这个行业好圈钱,好挣名声,那就算了。
陈凯歌坚定的相信一句话:
所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行为都是个人行为,不会是别人让你*事。
1982年,陈凯歌大学毕业,然后被分配到了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做导演。
情感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