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谁接得最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02:00:34


在百花齐放的唐诗苑囿中,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体形削瘦,通眉长爪,与李白齐名。

十七岁时,便凭借“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让韩愈叹服。

他以诡异冷峭的诗风,在唐朝诗坛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李贺。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谁接得最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1)

李贺年少时就名动京城,与李益齐名。

公元810年,他参加科举。

有人嫉妒李贺的才华,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晋”跟进士的“进”同音,这是“家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很多人都表示支持。

而韩愈却义愤填膺,写了一篇《讳辨》。

他说:“如果父亲名晋,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父亲名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虽然韩愈为其争辩,但李贺还是被剥夺了考试资格。

这对他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可他却斗志昂扬,写下:“雄鸡一唱天下白。”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谁接得最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2)

公元811年,李贺经宗人推荐,担任了奉礼郎。

但李贺心性孤高,不甘只做九品小官,经常忧思哀叹,不久就病倒了。

最后,他辞去官职,在去往洛阳的路上,悲凄地写下《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在通往咸阳的古道上,只有枯萎的兰草为铜人送别,如果天也有情的话,照样也会衰老。

这句诗以奇伟的想象惊动诗坛。

很多文人雅士以此为上联,来求下联,可惜没有人能接出下一句。

直到唐朝灭亡宋朝建立后,才有一个酒鬼完美地对出下联。

这个酒鬼就是石延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谁接得最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3)

石延年,字曼卿,是宋朝文学家、书法家,他性情豪爽,饮酒过人。

他的好友刘潜也喜欢喝酒,两人没事就喜欢比酒量。

一天,他们看到一个新开业的王氏酒楼。

两人走了进去,从早喝到晚,喝酒期间一言不发。

第二天,京都的人都传说,有两位酒仙,在王氏酒楼喝酒。

过了段时间,人们才知道这两位酒仙是石延年和刘潜。

石延年不仅是个酒鬼,还是个酒怪。

他别出心裁地创造了很多奇怪的饮酒方式:

头发凌乱,脚上带着枷锁喝酒,叫“囚饮”;在树上喝酒,叫“巢饮”。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谁接得最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4)

一次,他参加一个宴会,喝得酒酣意兴。

有人提出以“天若有情天亦老”对下联。

大家欣然同意,纷纷苦思冥想。

片刻后,很多人想出了下联,但没有人对得特别精彩。

“曼卿,你也来试试。”

石延年听后爽朗地笑了几声,说:“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天如果有情,那就会变老,月亮如果没有遗憾,那就会一直圆满。

这上下联不仅声律词意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堪称千古绝对。

众人都拍案叫绝。

司马光在《温公续诗话》中赞道:“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人以为劲敌。”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谁接得最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5)

直到现在, “天若有情天亦老”仍传唱不衰。

1949年,*听闻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无比激动。

他引用李贺的诗词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即便已过千年,李贺的诗词还是不断被人赞颂传唱,这都离不开他的刻苦。

一次,李贺如寻常一般,骑着瘦马,边走边思索。

一想到好句子,便拿纸条记录下来,然后投进小锦囊里。

回到家中,他饭也来不及吃,将投进去的断章零句整理出来,然后它们变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

他的母亲见状,十分心疼,说:“看来你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才肯罢休啊!居然连饭都忘了吃。”

正是因为李贺在诗词上刻苦钻研,他的诗词才会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句谁接得最好,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6)

胡适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所有的成功都写满了刻苦和努力。

那些为目标流过汗水的日夜,凌晨夜里的坚持,都变成了一个个勋章。

它让努力者有十足的底气,走向未来。

漫漫远路,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愿你勤勉努力,终达人生的高光。

来源:诗词世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