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新年,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北宋王安石的那首七言绝句——《元日》:
烟花爆竹声中迎新岁,春风暖意里屠苏涌。
千门万户曈曈日,新桃旧符交相辉。
在这首简练而朴素的诗中,王安石以独特的笔法向后人展示了至少三种宋代春节的传统习俗:燃放爆竹、饮用屠苏酒,以及“贴门神”。
关于“屠苏”二字的解释,或许最初是从某本书上得知的,其中提到它是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洒。然而,最近才发现,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将“屠苏”解释为美酒是不准确的。这种观点引发了对这一传统的多元解读,使得“屠苏”可能不仅仅是一种酒,更可能代表着古代文人对于春节祝福和仪式的多层寓意。
屠苏是一种草在深入研究“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一词时,我们发现其最早的解释可以追溯到明代杰出科学家方以智的著作《通雅》。这部古代实用的百科全书在其篇章中对“屠苏”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将其解释为一种“阔叶草”,这一解释揭示了“屠苏”最初可能是与一种植物相关的特定名称。
方以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医学家和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在《通雅》中综合了当时各个领域的知识,将其系统化地呈现给读者。在他的文字中,对“屠苏”这一词汇的解释并非仅仅停留在植物的表面意义,更涉及到其在古代文化和仪式中的独特涵义。
或许“屠苏”一词的深层含义并非仅仅局限于植物的分类,而可能与古代的祭祀仪式相关。在古代文化中,植物往往被赋予象征意义,并被广泛应用于宗教和仪式活动。因此,方以智的解释可能揭示了“屠苏”一词在古代社会中可能涉及到某种祭祀仪式,与阔叶草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可能有着深刻的联系。
屠苏是古代的一种茅屋清代学者徐嘉锡在《四库题要辨证》中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番独特的解读。与方以智不同,徐嘉锡将“屠苏”的意义引向了古代的建筑物,特指茅屋或草庵。他在记述中描绘了一个居住在城中小巷子里的人,每年除夕夜都会遗传药帖,以防瘟疫。
这一传统的描述使得“屠苏”成为了一种与建筑和药物传统相结合的概念。或许在古代,人们认为在建筑物中进行特定的仪式或采用草药的防疫措施能够带来吉祥和福祉。这种将“屠苏”与建筑和草药相联系的观点,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复杂而丰富的文化图景。
屠苏是一种驱邪的药粉南宋时期的《岁时广记》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将“屠苏”与“八神散”联系在一起。这部古籍详细记载了“八神散”这一药粉的制作方法,由大黄、防风、桔梗、白术、桂心、蜀椒、乌头、菝葜(或虎杖根)组成,被用于驱邪、苏醒人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