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说得这番话,意思就是我来这就是听歌的。要知道胡玉楼在电影字幕中的描述是“伎院”,不算是真正的窑子哦。
5、伎院是什么?
胡玉楼是伎院而不是“妓院”,与大伙现在理解的完全不同,在唐代的时候,这种地方被称为青楼,而伎院为最高级所在,是被称为风雅场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级会所。里面的女子被称为歌伎,里面的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多是卖艺不卖身的,档次也比较高,接待的都是些达官贵人,风流才子,比如宋代的李师师。
只有被称为“娼妓”的才是卖身女子,雅称“红倌人”,而且这些地方也不叫妓院,而是叫“窑子”。
电影中白居易在胡玉楼有一处跟跑堂的对话,一件袍子当了又当,这里有两个关键信息:
其一、白居易是常客;
其二,白居易很穷。
这是说明白居易是风流才子,也是个大情种。同时古代的这种风雅场所,最受欢迎不是当官的,而是“士子”,就是读书人。尤其是唐代这个专注诗词的朝代,歌伎多数是文学爱好者,因此满腹诗文、锦绣文章的才子最受女孩们的青睐。所谓“青楼莺声为谁啼?”,古代青楼都是直接开在考场对面的。
所以,银子或者诗稿,这两样东西,是青楼大院最好的通行证。白居易就属于此类,穷的都要当衣服了,但还有诗稿,依然很受欢迎。
6、“我是倭国来的沙门”
这个说法是没有错的,因为那个时候日本国家就叫倭国,确切的说,是“倭奴国”,这个词是东汉时期,那边来人拜见皇帝,而且没有国名,东汉的皇帝(忘了是谁了)赐给他们这个名字。
真正日本这个名字,是武则天时代定下来的。武则天送给他们一个汉字称谓叫做“和”,也就是现在的“大和族”,而且在日语发音里,“倭”与“和”的发音相同。同时武则天也把国名定了下来叫做日本(这个还是日本遣唐使自己要求的)。
不过这么国名只用于当时日本国内,在面对外国和唐朝,还是自称“倭国”。
7、杨贵妃为什么有胡人血统
首先,杨贵妃有“一半胡人血统”的设定,来自于原著,故事是虚构的,而且原著中杨贵妃还是黄鹤的私生女。
其次,唐王朝是在中国经历了十六国至南北朝近三个世纪的大分裂、大动荡及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之后,在隋代短暂统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他有十九个女儿,女婿近半数为少数民族。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都是鲜卑人,使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李世民最多只有十六分之三的汉人血统。
但南北朝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族融合,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融合起来,是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征服,中国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期间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却不像古埃及、古巴比伦那样文明遗失,就在于此。任何外族入侵者,都是汉文化的脑残粉,都被汉文化所影响,从而进行本民族的汉化。包括李唐王室,也从不认为自己是外族,都认为自己是标准的汉人,不提血统,只强调文化。
杨贵妃的演员选择,我觉得是一种强调特征化的表现形式,谁敢说自己是纯正的汉人?用混血美女张榕容来饰演杨贵妃,肯定会有人吐槽,其实一方面来源于原著,另一方面为的是突出民族融合,是一种突出化的表现形式。
8、女扮男装
在花萼相辉楼盛宴上,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里面的女子身穿男装,脸上还画着胡子,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唐代女子的潮流,唐代女子的服装主要有三大类,即上衫下裙、胡服和男装。第一种不用解释,第二种是因为李唐王室胡族,因而尚武,导致胡服流行,《通天帝国》里武则天就穿过。而男装则是来自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有一次在宴会上就穿着男装,武则天觉得很好看,所以流行起来。《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唐玄宗时宫中妇人,“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盛世大唐,在衣冠服饰上无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期,一方面继承了前代的封建衣冠制度,同时大量吸收了各兄弟民族和中亚、西亚等外国衣冠融汇变通,不断地出现了新的服饰。这让唐代女子的着装不拘一格,富有时尚精神,“女扮男装”是当时女子竞相追逐模仿的时髦装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唐朝非常重视“男女平等”。
9、云想衣chang?
电影中,李白吟诗“云想衣裳花想容”,其中“裳”发作“cháng”的音,而不是我们所了解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