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劝谏方式特点,晏子劝谏的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12:45:01

晏子说服术二:晏子从一句话中看到了什么样的本质

晏子劝谏方式特点,晏子劝谏的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1)

齐景公饮酒兴致非常高,于是吩咐说:“今天我想与诸位大夫畅饮,大家就不要为礼法所拘束了。”

晏子劝谏方式特点,晏子劝谏的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2)

晏子听到后非常吃惊,神色极其不安,然后又严肃地说:“君王您的话说得不对,群臣本来就希望君王不讲礼法。实力强大的人本来就想反制君长,勇力强悍的人本来就可以*死国君,但是礼法约束着他们,使他们不敢肆意妄为。禽兽凭借力量强弱做首领,以强凌弱,所以每天都在更换首领。现在,君王如果抛弃礼法的约束,就和禽兽每天更换首领的情形完全相同了。群臣凭借力量争夺君位,就会以强凌弱,每日更换君王,君王您将依靠什么守住您的位置呢?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就是因为人要遵循礼法。所以,诗经中有这样的说法:‘人如果不知道遵循礼法,不如快点死去。’”景公转过身去,实在不想听晏子的进言。

当晏子听到齐景公说不必讲礼法约束的时候就立刻明明白白地看到了本质:失权,秩序混乱。

这是一种瞬间判断,足见晏子对权力的敏感程度。晏子的权力敏锐度是齐景公的百倍,所以才可以在事情刚刚有一点苗头的时候进谏阻止。

这一件事情的表象是喝酒可以放纵,可以不讲礼法,但是本质是:齐景公一旦放弃礼法对臣子的约束力量,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手中握有的制约臣子的权力,并且这种放弃一旦开始就是不可逆的

晏子劝谏方式特点,晏子劝谏的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3)

想要再把权力收回来,需要投入更大的时间、精力资源才有可能把权力收归已有。如果收回失败,就会直接失去君权。问题的严重性全在于此。此时,正是一切事情的开端,虽然看上去非常小,但是后果极其严重。所以,晏子才会极度不安。但是,齐景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失权的开始,是臣子扩张自己权力的开始。如果放任这样的事情继续,那么,君王失权、臣子得权的局势必将形成。

晏子的劝谏分成三部分:

第一,否定君王的做法,一句话,你说的不对。比较直接,因为现在要马上行动。这是晏子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内心是比较焦急的。

第二,陈述理由,为什么不对。分为三句内容:第一句指出群臣的本心就是不要礼法约束;第二句使用类比的方法,用禽兽每天换首领来类比齐景公失去君王之位的危机;第三句指出要保持高贵的位置,必须遵循礼法。

第三,使用诗经引证,人不能没有礼法约束,借用古人传下的智慧再次申明礼法不能抛弃。

晏子这一次使用语言进行劝谏,直接与间接并用,迂回的地方在类比,指向的是臣子得权,暗指君王失权,但是晏子还是本来要间接说明的内容直接说了出来。

为什么晏子说话这么直接?因为这是情势所需,失权容易收权难。事情开始的时候改变容易,事情成势之后改变难。晏子必须要此时用全力阻止。

此时,如果抛弃礼法,臣子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品尝到了甜头,就再也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权力。所以,君王不能给自己制造这样的麻烦,更不能让权力极难收回,更不能让臣下尝到没有礼法约束、可以恣意放纵的滋味。

晏子劝谏方式特点,晏子劝谏的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4)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但是,齐景公转身到一边去了,并没有理会晏子的进言,不听不听,老和尚念经。因为他的心思全在喝酒上,怎么喝得嗨怎么来,所以他根本没有看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也正常,喝得正高兴的时候,晏子非要说这样的一大套道理,实在听不进去。

晏子劝谏方式特点,晏子劝谏的故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