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就是耳聋;笑骂由他笑骂,好坏我自为之。但“聋”字中包含有瞎的意义。文字上的诋骂,闭着眼睛不看。
晏子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还在未做国相时,齐景公曾命晏子去治理东阿。晏子满怀热情地准备去那里大展宏图。然而,3年之后,向朝廷告状的人越来越多,景公非常恼怒,他将晏子招了回来,要罢免他的官职。
晏子知道自己饱受争议,但为了自己能够继续施展才能,于是非常谦卑地对齐景公说:“臣已知错,但请大王能再给臣3年的时间,那时,人们必定会说好话了。”景公见他十分诚恳,好像的确很有把握,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仍旧让他治理东阿。这样,3年很快又过去了,景公果然很少再听到对晏子不满的声音,都是一些盛赞他的话。景公十分高兴,于是召晏子人朝,打算予以嘉赏。不料晏子却诚惶诚恐地表示不敢接受。
齐景公感到很奇怪,就问晏子究竟是什么原因。晏子回答说:“第一次我去东阿的时候,让人修筑道路,还施行有利于百姓的各种措施,坏人便责备我;我主张节俭勤劳,尊老爱幼,惩治偷盗无赖,无赖便怨恨我;权贵犯法,我也严加惩治,毫不宽恕,权贵们嫉恨我;我身边的人如果有触犯法度的行为,我也惩罚他们,周围的人责骂我。这些对我的恶语中伤四处传扬,甚至有人还在背后告我的黑状。这样,您认为我的确做错了。第二次,我就改变了做法。我不让人们修路,拖延实施利民措施,坏人就高兴了;我并不再提倡节俭勤劳、尊老爱幼,还释放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无赖们也开心起来;权贵们犯法,我并不依法惩治而予以偏祖,权贵们开始奉迎我了;周围的人无论有什么要求,即便是违背法度的事情,我也有求必应,因此,周围的人也满意了。于是,这些人又到处颂扬我,您也就信以为真了。3年前,您要处罚我,其实我应该受赏;现在,您要封赏我,但其实我该受罚。”
齐景公听后,恍然大悟,知道晏子是一位有德有才的良臣,于是立刻拜他为相,并把治理全国的重任都交给他。自此以后,凡是有对晏子不利的言论,齐景公一概不予理会。后来,在晏子的治理下,齐国终于实力大增,成为争霸天下的强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