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进谏的技巧和启示,晏子劝谏晏子成功原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2 13:04:17

晏子说服术三:晏子如何拿捏劝谏的力度?

晏子进谏的技巧和启示,晏子劝谏晏子成功原因(1)

景公喝醉了,三天后才清醒过来。

晏子进见,问:“君王您喝酒醉了吧?”

景公说:“是的。”

晏子说:“古时候饮酒,只是疏通气血、调和精神。所以,男人们不能聚众饮酒从而妨碍做事,女人们不能聚众饮酒从而妨碍女红。男女一同饮酒,也只敬酒五次,超过这个限度的会受到责罚。君王身体力行这些规范,所以,在外没有积下怨恨的治理,在内没有混乱内宫的行为。现在,君王饮酒一天,还要醉卧三天才能清醒,国家的治理在外遭到怨恨,左右亲近的臣子在内宫作乱。原来被刑法约束的人反而要做坏事,原来被功名激励的人反而懒得做事,君王背离德行,百姓轻视赏罚,这样便是抛弃了治国的根本。希望君王能在喝酒这件事上节制一些。”

晏子进谏的技巧和启示,晏子劝谏晏子成功原因(2)

喝酒喝到醉三天,也是没谁了,更何况齐景公还是一国之君。这么看来,齐景公是非常喜欢喝酒的。并且齐国的酿酒技术不错,酒的劲头也不小,能有这么多好酒让齐景公浪费。

遇到这事儿,晏子能不劝谏吗?肯定是不能。当晏子问景公是不是喝醉了的时候,景公还真是个实在人,直接就说没错,我是喝多了。

这里,晏子是明知故问,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晏子也知道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呢?因为这是一个开头,劝谏也得有个开始,不能直接就开始劝谏。

那景公能不能说没喝酒呢?欺骗也是一种选择,但是,如果景公说没有喝酒,那晏子肯定不会抬杠,你喝了,你就是喝了。抬杠与指责都不是劝谏。其实也很简单,晏子可以用三天不理政事直接过度到君王的责任上,这就是荒于政事。

晏子进谏的技巧和启示,晏子劝谏晏子成功原因(3)

景公自己都承认喝酒了,表现比较坦诚,不是油盐不进的君王,所以晏子的劝谏也是循循善诱。指手画脚的直接进言方式是不行的,必然得使用迂回婉转的方式来提出的建议。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晏子并没有否认喝酒,也没有说喝酒是不对的,这非常高明。没有在对错上计较,也不能与齐景公辩论喝酒的对错问题,而后世的进言者通常都在这种地方犯错误。只要君王喝酒就是错的,这立刻就会形成对立。

晏子的劝谏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晏子指出了喝酒这个事儿自古就有,只不过在古代的功能是用来疏通气脉的,是让客人快乐的。同时,晏子又指出喝酒是有度的,只饮五杯,这是量的要求。主要目的在于不会妨碍本职工作。

其次,晏子在说这两点的时候,已经铺垫下了规则,这两条规则是隐藏的、暗含的:喝酒没错,有作用、有好处,但是不能过度。没有量的限制之后,会影响到君王治理政事,而且宫内还有可能混乱。过度之后,反而会有危害。这种危害就已经过渡并联系到景公了,这样铺垫迂回的方式才是巧妙的。

再次,联系并锁定景公后,晏子还是没有指责景公喝酒的错误,而是又来了一个迂回。目标迂回到了景公身边的人,指出他们会趁着景公醉酒,不理朝政,从中作乱,乱行赏罚,就会乱了政事,乱了法度。法度乱了,刑罚与奖赏就会混乱,导致百姓遭殃,秩序大乱,这也不是君王治理国家应该有的办法。此时才点出君王的过失,并且这不是治国之道。

所以说,燕子的进谏极具艺术性,将进言的语言艺术发挥到了极致。没有直言指摘,而是迂回委婉。

最后,只有一句是直接的劝谏:请您节制一下。

大家注意,这不是不让景公喝酒了,而是接着,只要别过量,别过度,别荒废了政事就好了。只要对治国没有影响,酒可以喝。

晏子把劝谏的力度拿捏得太过精妙。不指责,不强迫,要求少,改变的点只有一个:控制量、有节制。这对于景公而言也不是特别难于完成的事情。

这就是晏子的说服语言艺术。高!

晏子进谏的技巧和启示,晏子劝谏晏子成功原因(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